俗話說,“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這是最保險的交易方式。但國際貿易發(fā)展到今天,信用銷售也是一種重要的支付手段。在這種支付方式下,買方拿到貨與賣方拿到錢并非同時,這就產生了付款風險。我們能夠通過信用約束雙方的交易行為,但總有一些買家企圖拖延或者逃避付款。不過,國外買家試圖拖延或逃避付款的許多行為都是有跡可循的。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老賴”拖欠的慣用伎倆,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
一
“老賴”們的慣用伎倆
推說損失了大客戶或等待客戶付款
“老賴”們常用的逃避或延期付款的伎倆是聲稱他們損失了大客戶,因此付不起錢了。還有個類似的手段:買方聲稱其游客戶預訂了此批貨物,但是現(xiàn)在下游客戶付不出錢,所有只能等待下游客戶付款。
這些理由有時候是真的,有時候則是債務人延期付款的托辭,這對于國內出口企業(yè)來說可能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因為如果債務人的現(xiàn)金流出了問題,那他們的業(yè)務恐怕也亮起了紅燈。當然,債務人也可能有充足的現(xiàn)金流,只是想用這種伎倆拖延付款時間罷了。但是不管怎樣,當買方以這種理由提出延期支付要求時,國內的出口企業(yè)還真要留一個心眼。
買方發(fā)出破產威脅
發(fā)出破產威脅也是買方拖延甚至逃避付款時常用的策略。他們往往強調,如果賣方堅持要求付款,他們只能選擇破產,擺出一副“要錢沒有,要命一條”的樣子。買方往往利用這種拖延戰(zhàn)術,要求債權人耐心等待,并試圖讓債權人相信“堅持要求現(xiàn)在付款會使買方被迫申請破產”。如此一來,賣方不僅只能按照破產程序的處置方法獲得應得款項中很小的一部分,而且還需要等待更為漫長的時間。與上一條類似,破產威脅也會將國內出口企業(yè)置于危險境地。
游擊購買
有些心術不正的海外買方經(jīng)常采用“撞大運”的方式來行騙。他們會向很多沒有合作過的供應商下訂單,在最初幾次訂單中甚至愿意預先付款。在國內出口商放下戒心之后,這些客戶會要求賣方提供更加寬松的付款條件,并拋出大規(guī)模的訂單作為誘餌。因為獲得了不斷下單的新客戶,出口商們會輕易將風險防范問題放在一邊。這樣的訂單足以讓騙子們大賺一筆,他們自然不會再付款了。當出口商反應過來后,他們早已溜之大吉。隨后,他們會跑到另一家苦于沒有銷路的出口商那邊故技重施。
以質量問題為由故意找茬
通常在收貨很久以后,買方會提出產品有質量問題。如果沒有在合同中事先約定,這類事情是較難處理的。想要避免這種情況,最好的辦法就是在交易前做好防范工作。最重要的是,出口企業(yè)需要保證他們擁有買方簽名的關于所有產品規(guī)格的書面協(xié)定。協(xié)議中還應當有雙方同意的產品退還方案,以及買方報告商品質量問題的流程。
利用第三方代理進行詐騙
第三方代理在國際貿易中很常見的交易方式,然而,利用第三方代理詐騙的情況比比皆是。比如,海外客戶對出口企業(yè)表示,他們要讓中國國內的一家第三方代理處理貿易的所有流程。由代理方負責下單,而產品則按照代理方的要求,直接從工廠運往海外客戶手中。代理公司在這時通常也會向出口企業(yè)付款。隨著貿易次數(shù)的增多,應代理方的要求,支付條件可能會越來越寬松。
眼見貿易越做越大,代理方可能突然消失。此時,出口企業(yè)只能向海外客戶索要未付款項。海外客戶會堅稱:他們無法對代理公司購買產品和逃款的行為負責,因為代理方?jīng)]有獲得他們的授權。如果出口企業(yè)去咨詢專業(yè)的海外收款顧問,那么顧問就會要求查看能夠證明海外客戶授權代理方下單及直接發(fā)貨的文書或其他檔案。如果出口企業(yè)從未要求對方提供這類正式授權證明,這樣也就沒有法律依據(jù)來迫使對方付款。
二
拖欠伎倆的應對方法
以上幾種伎倆只是許多債務人用來拖延或逃避付款的伎倆中的一小部分。無論他們采取什么手段,要挫敗他們的騙局,要掌握兩個關鍵點:
一是要深入調查未來客戶的資信狀況,在進行任何交易前,都要讓合同文書無懈可擊,交易后也要嚴格管理應收賬款。
二是要明白如果客戶沒有在截止日期前付款,那么時間就是你的敵人。一旦超過付款時間,企業(yè)越晚采取行動,收回款項的概率也就越低。
(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