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稿 original 制版所依據(jù)的實物或載體上的圖文信息。
圖像原稿 picture original 復制技術中被復制的照片、底片、畫稿、印刷品等的總稱。
反射原稿 reflection copy 以不透明材料為圖文信息載體的原稿。
透射原稿 transparent copy 以透明材料為圖文信息載體的原稿。
連續(xù)調原稿 continuous tone copy 色調值呈連續(xù)漸變的原稿。
線條原稿 line copy 由黑白或彩色線條組成圖文的原稿。
彩色正片原稿 color transparency 以透明材料為圖文信息載體的彩色陽片原稿。
彩色負片原稿 color negative 以透明材料為圖文信息載體的彩色(多為補色)陰片原稿。
實物原稿 object original 復制技術中以實物作為復制對象的總稱。
文字排版 text composition 將文字原稿依照設計要求組成規(guī)定版式的工藝。
印刷字體 printing type face 供排版印刷用的規(guī)范化文字形體。
行空 line space 字行之間的距離。
橫排 horizontal setting of types 字符橫向順序排列成行的排版格式。
豎排 vertical setting of types 字符由上而下豎向排列成行的排版格式。
磅 point 是字體排版之量度單位,英文字母最小單位,1英寸分72單位磅。
級 光學照排時代是指文字大小,4級為1mm。
漢字編碼 encoding of chinese characters 以漢字字形或讀音為基礎,用數(shù)碼及拉丁字母組合代表每一個漢字,供計算機排版及漢字信息處理的文字代碼。
字號 type size 是指字體大小的稱謂,最大特號字72磅,最小8號字5磅。
字節(jié) byte 是電腦機器語言的單位,8bit等于一字節(jié)。
變形文字 deformed letters 將正體文字通過光學原件或其他成像方式變成長、扁、斜等形狀的文字。
背題 bottom line title 禁止將某一級次的標題排于版末,題下無正文行的排版禁則。
標題級序 title series 標題大小及層次順序的排列,排版時同一級序標題的字體字號及規(guī)格要統(tǒng)一。
串文 illustration and text juxtaposed setting 在標題、插圖、表格一側排入正文。
打字排版 typewriter composition 用打字機通過色帶將文字打在載體上組成版面的排版工藝。
齊頭 flush 版面排位的指令,以字首作基準線,延伸到拼版、裝訂,指以版頭位為基準。
散尾 文字排版的一種,只求字距統(tǒng)一,不求行末文字齊整。
活字 printing type 單個反文單字,字畫凸出,每字單獨成為一印。
倍數(shù)鉛空 multiple quadrat 在鉛排時代,用鉛合金鑄造,等于或幾倍于正方形活字的排版填空材料。
揀字 compose 在桌面排版應用之前,依照原稿和設計要求將活字排成毛條或毛坯的排版工藝。
版面 type area 印刷成品幅面中圖文和空白部分的總和。
版心 type page 印版或印刷成品幅面中規(guī)定的印刷面積。
版口 margins 版心邊沿至成品邊沿的空白區(qū)域。
天頭 head margin 版心上邊沿至成品邊沿的空白區(qū)域。
地腳 foot margin 版心下邊沿至成品邊沿的區(qū)域。
版式 page layout 出版物的組合設計要求。
掃描 scan 利用掃描儀、電分機等設備將圖像信息輸入計算機的過程。
掃描儀 scanner 一種光機電一體化的高科技產(chǎn)品,它是將各種形式的圖像信息輸入計算機的重要工具。
滾筒掃描儀 rotating drum image scanner 由電子分色機發(fā)展而來的,其感測技術是光電倍增管。
平板掃描儀 flatbed scanner 由CCD器件來完成掃描工作的掃描設備。
分辨率 resolution 是一個表示平面圖像精細程度的技術參數(shù)。
掃描分辨率 scan resolution 用dpi來表示,分為三種:光學分辨率、機械分辨率和插值分辨率。
圖像銳化 image sharpening 一種圖像處理方式,不會增加任何細節(jié)信息,但提高了描述對象邊緣的對比,使之看起來更為明顯。
編輯排版裝置 editing and page make-up system 以微機控制可進行編輯、排版、校改、組版的設備。
盤 Syquest Cartridges Syquest 是以生產(chǎn)商命名的磁性媒體,用于記錄和傳送大量(百兆級)的信息,曾是復制人員用以傳遞大的圖象文件的唯一方法,現(xiàn)在被基于Zip的方法所超越。
陰極射線管式計算機排版 computerized CRT phototypesetting 將字符及排版信息通過輸入終端記錄在磁盤或其他載體上,再由計算機控制將字符信息在陰極射線管(CRT)屏幕上成像,并記錄在感光材料上組成版面。
計算機照相排版軟件 phtotypesetting software 供計算機排版使用的文字代碼、排版規(guī)格、排版程序、操作指令以及上述內容載體的總稱。
計算機照相排版系統(tǒng) computerized phototypesettingsystem 由字符及排版指令輸入裝置、校樣輸出裝置、控制裝置及照排主機等組成的成套排版系統(tǒng)。
版面遠程傳輸 remote page transmission 將排版成品圖像以無線或有線方式傳輸?shù)疆惖亍?br />
微機排版終端 microcomputer phototypesetting terminal 自動照排系統(tǒng)中供字符及排版指令、顯示、校改、并可通過行印機或激光打印機輸出印頁的裝置。
照排主機 main machine for phototypesetting system 以膠片或相紙輸出最終排版結果的設備。
自動照相排版 automatic photoypesetting 將字符信息通過媒介輸入照排主機,在計算機控制下排出文字版面的排版工藝。
電子整頁拼版 electronic page make-up 依據(jù)事先制定的版式,用電子方法把文字和圖像信息組成整頁版面的過程。
電子圖像處理系統(tǒng) electronic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依據(jù)事先制定的版式,用電子方法處理圖像和文字信息,并組成整頁版面輸出的綜合系統(tǒng)。
彩色桌面出版系統(tǒng) desk top publishing(DTP) 90年代推出的新型印前處理設備,由桌面分色和桌面電子出版兩部分組合而成。
高端聯(lián)網(wǎng) 是指彩色桌面出版系統(tǒng)與現(xiàn)有的各種型號的電子分色機相聯(lián),桌面系統(tǒng)的一種工作方式。
分色 color separation 把彩色原稿分解成各單色版的過程。
基本色 basic color 進行色混合的各個單色。
原色 primary color 可混合生成所有其他色的三基色,加色混合:紅、綠、藍光;減色混合:青、品紅、黃色。
補色 complementary color 加色混合后成白光或灰光的兩個互補色光,減色混合后成黑色或灰色的兩個互補色料。
加色法 additive process 按紅、綠、藍三原色光的加色混合原理生成新色光的方法。
減色法 subtractive process 按黃、品紅、青三原色料(如顏料、油墨)減色混合原理成色的方法。
色平衡 color balance 照相原稿的彩色感光材料或印刷用彩色油墨的顏色還原平衡。
減色原色 subtractive primaries 青、品、黃,這三個在彩色印刷過程中,用于創(chuàng)建所有其它色的原色。
青色 cyan 藍、綠色光相加色,彩色印刷基本色之一。
品紅色 magenta 藍、紅色光相加色,彩色印刷基本色之一。
黃色 yellow 紅、綠色光相加色,彩色印刷基本色之一。
照相分色 photographic color separation 用照相方法,通過濾色鏡將彩色原稿分解成各單色版的過程。
制版照相機 process camera 照相制版用設備,有臥式、立式、吊式及特殊機型等。
電子分色 electronic scanning 用電子掃描方式將彩色原稿分解成各單色版的過程。
電子分色機 electronic color scanner 用電子掃描分色方式將彩色原稿分解成各單色版的設備。
圖像分解 picture breakdown 把原稿連續(xù)調圖像分割成無數(shù)極小的、在正常視距內不為人眼所分辨的像素的圖像復制工藝。
校色 color correction 彩色圖像復制中,使印刷的色還原更接近原稿的分色片修正工藝。
底色增益 under color addition(uca) 增加深暗調處的基本色量,提高圖像密度的一種工藝。
濾色片 filter 對可見光作選擇吸收和透過的透明介質。
中性濾色片 neutral filter 對可見光均勻減低光量的灰色透明介質。
底色去除 under color removal(ucr) 在四色復制中,用三原色還原灰色和黑色時,降低三原色比例,相應增加黑色比例的工藝。
修版 retouching 對分色片進行修整,以彌補缺陷、改善色調還原以及對局部圖像進行加工的工藝。
蒙版 masking 照相制版中,用蒙片修正畫面色彩和階調以及遮蓋某些局部的工藝。
蒙片 mask 照相制版中,用以修正畫面色彩、階調,或遮蓋某些局部的模版,用感光膠片或不透明的切割膜制成。
分色片 color separation film 通過分色把彩色原稿分解成單色(基本色)線條、連續(xù)調或網(wǎng)點陰圖、陽圖底片。
色彩還原 color rendition 原稿色彩和復制品色彩之間色調再現(xiàn)的關系。
色譜 color atlas 用標準青、品紅、黃、黑油墨,按不同網(wǎng)點百分比疊印成各種色彩的色塊總和。
色標 color patch 用實地或網(wǎng)目調色塊表示的基本色及其混合色的標準,制版印刷時也可作為各分色版的標記。
測控條 control strip 由網(wǎng)點、實地、線條等測標組成的軟片條,用以判斷和控制拷版、曬版、打樣和印刷時的信息轉移。
透射度 transmission 物體的透光度,物體透射的輻射功率除以入射到物體上的總輻射功率,亦稱透射比(等于不透明度的倒數(shù))。
不透明度 opacity 物體的阻光度,不透明度用入射的輻射功率與通過的輻射功率之比表示(等于透明度的倒數(shù))。
色彩管理 color manage 整個流程中色彩統(tǒng)一的校正工作,包括色彩校正、定標和轉換。
色彩管理系統(tǒng) color management system(CMS) 解決輸入和輸出設備間不協(xié)調的系統(tǒng)。
直接加網(wǎng) direct screening 通過接觸網(wǎng)屏或玻璃網(wǎng)屏在分色的同時進行加網(wǎng)的制版工藝。
加網(wǎng) screening 復制技術中,通過網(wǎng)屏把連續(xù)調原稿或分色片分解成可印刷的像素(網(wǎng)點、網(wǎng)穴)的過程。
接觸加網(wǎng) contact screening 原稿或連續(xù)調分色片與接觸網(wǎng)屏、感光軟片密合曝光加網(wǎng)的制版工藝。
電子加網(wǎng) electronic screening 在電子分色機上通過網(wǎng)點發(fā)生器對原稿進行加網(wǎng)的過程,用激光束電子加網(wǎng)時亦稱激光加網(wǎng)。
去網(wǎng) descreening 把網(wǎng)點圖像恢復成連續(xù)調圖像的過程。
網(wǎng)屏 screen 把連續(xù)調圖像分解成可印刷復制的像素(網(wǎng)點、網(wǎng)穴)的加網(wǎng)工具。
接觸網(wǎng)屏 contact screen 加網(wǎng)時與感光材料密合接觸的膠片網(wǎng)屏。
網(wǎng)點 halftone dot/screen dot 組成網(wǎng)點圖像的像素,通過面積或墨量變化再現(xiàn)原稿濃淡效果。
網(wǎng)點形狀 screen dot shape 網(wǎng)點的幾何形態(tài),有方形、圓形、鏈條形和線條形等。
網(wǎng)線角度 screen angle 網(wǎng)點中心連線與水平線的夾角。
象素 picture element 構成圖像的基本單元,通過圖像分解,由這種圖像單元與空白的對比再現(xiàn)連續(xù)調效果。
網(wǎng)點陽圖 halftone positive 用網(wǎng)點大小表現(xiàn)畫面圖像濃淡的陽圖底片。
網(wǎng)點陰圖 halftone negative 用網(wǎng)點大小表現(xiàn)畫面圖像濃淡的陰圖底片。
連續(xù)調 continuous tone 色調值呈連續(xù)漸變的畫面階調。
網(wǎng)目調 halftone/screen tone 用網(wǎng)點大小表現(xiàn)的畫面階調。
密度(光學密度) density(optical density) 物體吸收光線的特性量度,即入射光量與反射光量或透射光量之比,用透射率或反射率倒數(shù)的十進對數(shù)表示。
網(wǎng)點覆蓋面積 dot cover area 在一個被分解成像素和非像素的圖面中,像素面積的總和。
網(wǎng)點覆蓋率 dot area coverage 網(wǎng)點覆蓋面積與總面積之比,通用百分數(shù)表示。
色密度 color density 彩色畫面的密度,用透射率或反射率倒數(shù)的十進對數(shù)表示。
反差 contrast 原稿和復制品中最亮和最暗部位的密度差。
層次 gradation 圖像上從最亮到最暗部分的密度等級。
階調 tone 圖像信息還原中,一個亮度均勻的面積的光學表現(xiàn)。
階調值 tone value 階調的量度,在印刷技術中通常用透射和反射的程度、密度表示。
極高光 catch light 畫面上最亮的光點。
實地 solid area 沒有網(wǎng)點的色塊面積,通常指滿版。
反白 reverse type 文字或線條用陰紋來印刷,露出的是紙白。
撞網(wǎng) 調幅網(wǎng)分色工藝,網(wǎng)點角度分配出錯,或每一網(wǎng)角距離小于25°,龜紋就開始明顯。
飛網(wǎng) 鏡頭制版的掛網(wǎng)工藝,正常曝光后取下掛網(wǎng),補充短暫曝光增加反差。
高調 light tints 原稿或印刷品上反射光線比較強,顏色比較淺淡的部分,密度值約為0.2-0.6之間,或稱亮調。
中間調 middle tone 畫面上介于亮調和暗調之間的階調。
低調 shadow 是指圖片陰暗,或稱暗調。
曝光 exposure 用光照射感光涂層,以獲得一種潛在或可見圖像的過程。
接觸曝光 contact exposure step 膠印版材與網(wǎng)目調膠片緊密接觸進行曝光的過程。
顯影 development 用還原劑把軟片或印版上經(jīng)曝光形成的潛像顯現(xiàn)出來的過程。
定影 fixing 用化學藥品去除感光涂層中未曝光或未還原的物質,如鹵化銀,使圖文固定的過程。
拷貝 copy 復制技術中,用底片與感光材料接觸曝光,復制圖文的過程,泛指對原物的模仿和復制。
涂布 coating 在工件,如版材上涂覆涂料的生產(chǎn)過程。
曬版 printing down 用接觸曝光的方法把陰圖或陽圖底片的信息轉移到印版或其他感光材料上的過程。
曬版原版 original film for printing down 用于曬版的圖文底片。
曬版機 vacuum frame 能夠完成接觸曝光的真空曬版設備。
連曬 step-and-repeat 用同一曬版原版按預定位置在印版上連續(xù)曬制多幅相同圖像的工藝。
連曬機 step-and-repeat machine 能在印版上進行連續(xù)重復接觸曝光的設備。
膠印版材 offset(printing)plate 表面經(jīng)過涂布處理,可以在其上產(chǎn)生轉移油墨的區(qū)域和不轉移油墨的區(qū)域面,且兩種區(qū)域處于同一平面的平板工件。
印版 printing forme 其表面處理成一部分可轉移印刷油墨,另一部分不轉移印刷油墨的印刷版。
PS版 pre-sensitized plate 預涂感光版的縮寫。
印版長度 plate length 與印版寬垂直邊的尺寸(沿滾筒圓周的邊)。
印版分辨力 plate mading resolution 在一次曝光過程中,陽圖和陰圖細線圖標能達到的最小細線讀數(shù)。
印版厚度 plate thickness 涂布好的印版的標定厚度。
計算機直接制版 computer-to-plate(CTP) 采用物理成像技術,利用噴墨設備直接在膠片、紙張、PS版面上打印出所需的圖文部分。
印版寬度 plate width 平行于滾筒軸線印版邊的尺寸(緊固邊)。
印版制作 platemaking/preparation of the offset printing forme 將膠印版材制成印版的過程。
印版制作層次 platemaking gradation 曝光量與膠印印版殘留膜厚度的關系的量度。
陽圖型膠印版材 positive-acting(offset printing)plate 用于陽圖分色片的膠印版材。
陰圖型膠印版材 negative-acting(offset printing)plate 用于陰圖分色片的膠印版材。
復制 reproduction 用手工、照相、電子或印刷方法仿制原稿的工藝過程的總稱。
印刷復制特性曲線 characteristic curve of printing and reproduction 描述原稿到印刷品各個復制環(huán)節(jié)密度或網(wǎng)點之間關系的曲線。
預打樣 prepress proofing 在修版和打樣前,用模擬印刷油墨色相的基本色(色粉、色膜等),或用電子方法在屏幕上依據(jù)分色片制作彩色樣,用以預先檢驗分色片質量的方法。
機械打樣 machine proofing 也叫模擬打樣,一般是在和印刷條件基本相同的情況下,把用原版曬制好的印版,安裝在打樣機上,進行印刷,得到樣張。
PostScript Adobe公司開發(fā)的一種設備無關的打印機程序語言,用來驅動數(shù)字印刷機和顯示。
標記圖像文件格式 Tag Image File Format(TIFF) 是一種光柵化圖象的文件交換格式。
改版 form correcting 依照校樣的標注改正版面差錯。
校對 proof-reading 依照原稿及設計要求在校樣上檢查,標注排版差錯。
制版 platemaking 依照原稿復制成印版的工藝過程。
圖像制版 photomechanical reproduction 用手工、照相、電子等制版方法復制圖像原稿的總稱。
拼版 make-up 將文字、圖表等依照設計要求拼組成版。
打樣 proofing 從拼組的圖文信息復制出校樣。
軟打樣 soft proof 用計算機屏幕對單個頁面、書帖或全部的任務打樣。
直接數(shù)字彩色打樣 direct digital color proofing(DDCP) 直接從數(shù)字文件生成圖像,用不同的連續(xù)調或誤差擴散技術來復制樣張,實現(xiàn)與最終印刷品的色彩和色調匹配。
補漏白 color trapping 分色制版時有意使顏色交接位擴張,減少套印不準的影響。
陷印 trapping 補償兩種相鄰顏色之間潛在間隙的技術。
照排機 phototypesetting machine 用于輸出膠片的設備。
軟片 film 又稱膠片、片子、菲林等。
光柵圖像處理器 raster image processor(RIP) 把所需打印的或所需印刷的數(shù)據(jù)轉換成能夠用噴墨打印機或激光輸出設備輸出到紙張或膠片上的光柵圖像或點陣的設備。
軟件RIP soft raster image processor 一種擔負圖像轉換的優(yōu)化軟件。
可移植文檔格式 Portable Document Format(PDF) Adobe公司開發(fā)的全世界電子版文檔分發(fā)公開通用文件格式標準,作為一個獨立平臺來表現(xiàn)文件的方式,可用于瀏覽和印刷。
TIFF格式 Tagged Image File Format(TIFF) 一種較為普遍的圖像格式,可以用來直接輸出。
圖形交換格式 Granhics Interchange Format(GIF) 用于以超文本置標語言(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方式顯示索引彩色圖像,是一種公用的圖像文件格式標準。
EPS格式 Encapsulated Post Script 稱為打好包的PostScript格式,它是PostScript格式的變體之一,EPS格式是一種混合圖像格式,它可以同時在一個文件內記錄圖像、圖形和文字,攜帶有關的文字信息。
JPEG格式 Joint Photographic Expens Group 定義了圖片、圖像的共用壓縮和編碼方法,這是目前為止最好的壓縮技術。
光暈 halation 光在乳劑內散射或在片基上反射所形成的一種現(xiàn)象。
龜紋 moire 由于各色版所用網(wǎng)點角度安排不當?shù)仍?,印刷圖像出現(xiàn)不應有的花紋。
露白/漏白 印刷用紙多為白色,印刷或制版時,該連接的色不密合,露出白紙底色。
熱敏按需噴墨方法 thermal drop-on-demand 噴墨打印的一種工藝,油墨在一個容器中被加熱到比液體的沸點更高的溫度,然后落在打印頭上。熱,最終會改變液體的性能,然后由噴頭噴到介質上。
矢量圖象 vector image 使用路徑和文件的數(shù)字描述方式來定義圖像象素點的計算機圖象。
反轉拷貝法 reversal copying process 從陽圖直接制陽圖,或從陰圖直接拷制陰圖的拷貝方法。
觀察池 viewing booth 為觀測樣張或其他印刷品所設置的一個具有穩(wěn)定環(huán)境的光源控制區(qū)域。
白場 white point 圖象中最高的色調點,所有的值都會比這個閾值顯示的白點,看上去更灰。
密度計 densitometer 測量密度值用的儀器,有透射與反射之分。
細微還原 reproduction of details 圖像復制中還原原稿細微層次的特性。
印刷術語 printing terminology
印刷 printing 使用印版或其他方式將原稿上的圖文信息轉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藝技術。
印刷品 printed matter 使用印刷技術生產(chǎn)的各種產(chǎn)品的總稱。
印刷工業(yè) printing industry 運用印刷技術制作傳播信息和美化生活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部門。
書刊印刷 book and periodical printing 以書籍、期刊等為主要產(chǎn)品的印刷。
報紙印刷 newspaper printing 以報紙等信息媒介為產(chǎn)品的印刷。
包裝印刷 package printing 以各種包裝材料為主要產(chǎn)品的印刷。
證券印刷 security printing 以紙幣、債券、股票等為印刷對象,具備防偽措施的印刷。
印刷科學 printing science 印刷范疇內規(guī)律性的知識體系。
印刷技術 printing technique 通過制版、印刷、印后加工批量復制文字、圖像的方法。
印刷適性 printability 承印物、印刷油墨以及其他材料與印刷條件相匹配適合于印刷作業(yè)的總性能。
印刷壓力 printing pressure 在印刷過程中壓印體之間相互作用的力。
壓印線 nip “圓壓平”和“圓壓圓”印刷機的壓印體在互相作用的瞬間產(chǎn)生的接觸帶。
印刷工藝 printing technology 實現(xiàn)印刷的各種規(guī)范、程序和操作方法。
直接印刷 direct printing 印版上圖文部分的油墨直接轉移到承印物表面的印刷方式。
間接印刷 indirect printing 印版上圖文部分的油墨,經(jīng)中間載體的傳遞,轉移到承印物表面的印刷方式。
單張印刷 sheet-fed printing 以單張紙或其他單張材料為承印物進行印刷。
卷筒印刷 web-fed printing 以卷筒紙或其他卷筒材料為承印物進行印刷。
單色印刷 single-color printing 一個印刷過程中,只在承印物上印刷一種墨色。
多色印刷 multi-color printing 一個印刷過程中,在承印物上印刷兩種及兩種以上的墨色。
印刷故障 printing trouble 在印刷過程中影響生產(chǎn)正常進行或造成印刷品質量缺陷的現(xiàn)象之總稱。
重影 ghosting 在印刷品上同一色網(wǎng)點,線條或文字出現(xiàn)的雙重輪廓。
背面粘臟 set-off 印在承印物上的印刷油墨,粘在另一印張的背面,造成蹭臟。
透印 print through 印在紙張上的圖文由背面可見。
印刷機械 printing machinery 用于生產(chǎn)印刷品的機器、設備的總稱。
印版滾筒 plate cylinder 印刷機上圓柱形的印版或其支承體。
壓印滾筒 impression cylinder 印刷機上圓柱形的壓印體。
橡皮布滾筒 blanket cylinder 間接印刷中將印版圖文的油墨轉移到承印物上的轉印滾筒,其表面包裹橡皮布。
印刷材料 printing material 印刷生產(chǎn)中使用的承印物與其他材料的總稱。
承印物 printing stock 能接受油墨或吸附色料并呈現(xiàn)圖文的各種物質。
印刷油墨 printing ink 在印刷過程中被轉移到承印物上的成像物質:一般由色料、連結料、填充料與助劑組成,具有一定的流動性和粘性。
印刷圖文載體 printing image carrier 為了印刷、復制圖像和(或)文字所用的,含有將油墨轉移至承印物上所需之全部信息的載體。
印版 printing plate 用于傳遞油墨至承印物上的印刷圖文載體。通常劃分為凸版、凹版、平版和孔版四類。
復制版 duplicate plate 按照原有印版復制成的第二塊或若干同樣印版。
包襯 cylinder-packing 印刷機壓印體上或印版下的包覆物。
無壓印刷 non-impact printing 不借助壓力施印的各種印刷方式。
印后加工 postpress finishing 使印刷產(chǎn)品獲得所要求的形狀和使用性能的生產(chǎn)工序,例如裝訂、包本、折頁。
印刷過程 printing process 印刷機的印刷過程包括給紙、印刷和收紙的全過程。
印刷速度 printing speed 計算印刷機生產(chǎn)能力的一項主要指標。
a.單張紙印刷機以每小時的印刷次數(shù)為計算單位 (印次/小時);
b.卷筒紙印刷機以印刷滾筒每小時的轉數(shù)為計算單位 (轉/小時)。
?;剞D印刷機 stop-cylinder printing press 印版臺作往復運動,前進時,壓印滾筒旋轉一周,返回時,壓印滾筒停止旋轉,完成一個印刷過程的印刷機。
一回轉印刷機 single-revolution printing press 印版臺每往復運動一次,壓印滾筒轉一周,完成一個印刷過程的印刷機。
二回轉印刷機 two-revolution printing press 印版臺每往復運動一次,壓印滾筒旋轉二周,完成一個印刷過程的印刷機。
龜紋 moire 照幾何學原理有規(guī)則地分布的點或線相疊時產(chǎn)生的斑紋。沿用到制版工藝中,它形容加網(wǎng)時如果誤用了網(wǎng)屏角度,就會在底片上出現(xiàn)龜紋。
往復轉印刷機 reversible printing press 壓印滾筒每往復旋轉一次,完成一個印刷過程的印刷機。
雙面單色印刷機 perfecting press 一個印刷過程中,在紙張的兩面都進行印刷的印刷機。
雙面多色印刷機 multicolour perfecting press 一個印刷過程中,紙張至少有一面印刷兩種以上墨色的雙面印刷機。
圓壓圓印刷機 rotary printing press 印版支承體、轉印體都是圓筒狀的,完成印刷過程時全作旋轉運動的印刷機。
按需印刷 on-demand printing 指按照用戶的要求,依指定的地點和時間予以提供為目的,直接將所需資料的文件數(shù)據(jù)進行數(shù)碼印刷、裝訂。
雙色印刷 double-color printing 一個印刷過程中,在承印物上印刷兩種墨色。
木版水印 wood-block printing 依照原稿勾描和分版,在硬質木板上雕刻出多塊套色版,用宣紙和水溶顏料逐版套印成逼真的復制藝術品的印刷方式。
拓印 inscription rubbing 以濕紙緊覆在碑文或金石文物上,用墨打拓其文字或圖形的一種復制方法。
熱轉印 heat transfer process 用升華性染料油墨或其他材料將圖文先印到轉印紙上,與承印物合在一起,從紙張背面加熱,使紙面染料升華而轉印。
電子束雕刻凹版 electronic beam gravure(EBG) 用電子束汽化滾筒表面形成網(wǎng)穴的凹版。
激光雕刻凹版 laser engraved gravure 用激光束汽化滾筒表面形成網(wǎng)穴的凹版。
間接凹印 indirect gravure 通過橡皮布滾筒間接轉印的凹版印刷。
凹版印刷機 gravure press 用凹版進行印刷的機器。
單張紙凹印機 sheet-fed gravure press 用單張紙進行凹版印刷的機器。
卷筒紙凹印機 web-fed gravure press 用卷筒紙進行凹版印刷的機器。
刮墨刀 doctor 凹版印刷機上用以刮去凹版滾筒表面多余油墨的薄鋼片。
刮墨刀角度 doctor blade angle 刮墨刀的刮墨面與過刮墨點作滾筒切線之間的夾角(在過刮墨點垂直心線的截住面內測量)。
刮墨刀行程 doctor bade motion 刮墨刀軸向運動的距離。
刮墨刀線 doctor blade streaks 刮墨刀引起的順滾筒旋轉方向出現(xiàn)的墨線。凹印故障之一。
彗星條痕 comet 凹版滾筒和凹印產(chǎn)品上出現(xiàn)的彗星狀疵病現(xiàn)象。
凹版印刷 intaglio printing 用凹版施印的一種印刷方式。
間接凸印 letterset 經(jīng)中間載體將凸印版上圖文部分的油墨轉移到承印物表面的印刷方式。
不干膠標簽印刷 pressure-sensitive label printing 用選定的方法印刷標簽并在其背面涂以薄層不干膠,制成具有自粘性標簽的方法;或在專用設備和自粘紙上完成印刷標簽的過程。
柔性版印刷 flexography 使用柔性版、通過網(wǎng)紋傳墨輥傳遞油墨施印的方法。
凸版 relief printing plate 圖文部分明顯高于空白部分的印版。
活字版 type form 用活字排成的凸版。
紙型 paper matrix 通過將薄型、厚型紙或專用紙型材附著在活字版或凸圖版上施加壓力而制成的供澆鑄鉛版用的模版。
無粉腐蝕法 powderless etching 通過專用的設備和腐蝕液,使凸印鋅版或銅版一次腐蝕而成的制版方法。
鉛版 stereotype 用紙型澆鑄的鉛合金復制版。
薄鉛版 thin stereotype 厚度在2mm左右的鉛合金復制版。
電鍍鉛版 electroplated stereotype 在鉛版表面電鍍一高耐印力金屬層的凸版。
銅版 copper etching 以銅板為材料,用腐蝕或雕刻方法制成的凸版。
鋅版 zinc etching 以鋅版為材料,用腐蝕或雕刻方法制成的凸版。
線條腐蝕 line etching 對使用各種粗細、形狀的線和實地面積表現(xiàn)圖文的凸印鋅版或銅版,進行腐蝕制版的方法。
網(wǎng)點腐蝕 halftone etching 對使用網(wǎng)點表現(xiàn)圖文的凸印鋅版或銅版進行腐蝕制版的方法。
塑料版 plastic duplicate plate 用塑料板壓制或塑料顆粒注鑄成的復制版。
感光性樹脂凸版 photopolymer relief plate 以感光性樹脂為材料,通過曝光、沖洗而制成的光聚合型凸版。分固體型和液體固化型兩大類。
預涂感光凸版 presensitized relief plate 預先在經(jīng)過表面處理的金屬或滌綸版基本涂布好感光液,供曬凸版的版材。
橡皮凸版 rubber plate 經(jīng)模板壓制或雕刻等方法制成的合成橡膠凸版。
柔性版 flexographic plate 諸如橡皮凸版、感光性樹脂版等彈性固體制成的凸版的總稱。
凸版印刷機 letterpress machine 主要供印刷圖書、雜志等的機器。
報紙印刷機 newspaper printing press 供報紙印刷用的卷筒紙印刷機。
平壓平型印刷機 platen press 壓印機構和裝版機構均呈平面形的印刷機。
圓壓平型印刷機 flat-bed cylinder press 壓印機構呈圓筒形、裝版機構呈平面的印刷機。
圓壓圓型印刷機 rotary letterpress machine 壓印機構和裝版機構均呈圓筒形的印刷機,按其承印材料的形式分為單張和卷筒兩大類。
柔性版印刷機 flexographic press 使用柔性版、通過網(wǎng)紋傳墨輥傳遞油墨完成印刷過程的機器。
網(wǎng)紋傳墨輥 anilox roller 柔性版印刷用的傳墨輥,其表面制有凹下的網(wǎng)狀槽線,供印刷時控制油墨傳送量。
凸印上版 letterpress makeready 將印版按一定規(guī)格、順序裝置到印刷機上,并通過墊版等操作使之達到印刷質量要求的全過程。
凸版印刷 relief printing 用凸版施印的一種印刷方式。
石印 stone lithography 以石板為印版的平版印刷。
直接平印 direct lityography 用平版經(jīng)潤濕后著墨,圖文不經(jīng)橡皮布滾筒轉印而直接印在承印物上的印刷方式。
珂羅版印刷 collotype printing 以玻璃板為版基,按原稿層次制成明膠硬化的圖文,由明膠硬化的縐紋吸收油墨,未硬化部分通過潤濕排斥油墨進行印刷。
鐵皮印刷 metal decorating 以金屬板為承印物的平版印刷。
膠印 offset lithography 印版上的圖文先印在中間載體(橡皮布滾筒)上,再轉印到承印物上的間接印刷方式。
無水膠印 waterless offset printing 在平版上用斥墨的硅橡膠層作為印版空白部分,不需要潤版,用特制油墨印刷的一種平印方式。
小膠印 small offset printing 用A2以下的紙張在小型膠印機上進行小批量施印的印刷方式。
雙色版膠印 duotone offset printing 通過兩種互補色油墨的疊印,能產(chǎn)生多色效果的印刷方式。
四色膠印 four-color offset printing 通過由黃、品紅、青三原色和黑色組成的彩色疊印而成彩色印刷品。
晾紙 paper seasoning 印刷前對紙張進行吊晾,使紙張含水量與印刷車間的溫、濕度相平衡,以保持紙張尺寸穩(wěn)定。
平版 lithographic plate 圖文部分與空白部分幾乎處于同一平面的印版。
磨版 graining 將平印金屬版在曬制前研磨成砂目狀,使版面粗化。
平凹版 deep-etch plate 以鋅或鋁為版基,用陽圖底片曬版,經(jīng)顯影和腐蝕后,圖文略低于空白部分的平印版。
預涂感光平版 presensitized plate 預先涂覆感光層的、可隨時用于曬版的平印版,簡稱“PS版”。
多層金屬版 multi-metal plate 用鋼或鋁皮作版基,以銅為親墨層,鉻或鎳為親水層的一種平印版。
即涂感光版 wipe-on plate 用手工涂布感光層,隨涂隨用的一種平印版。
潤版 dampening 平印版在著墨前為了保持空白部分斥墨性能,用潤濕液將版面潤濕。
水墨平衡 ink-water balance 在平印印刷過程中油墨和潤濕液之間的相對穩(wěn)定關系。
潤濕液 fountain solution 在印刷過程前用來潤濕印版的水溶液。
酒精濕潤 alcohol dampening 在膠印潤濕液中添加酒精、異丙醇或其他醇類,降低水的表面張力,有利于潤濕印版。
膠印機 offset printing press 按照間接印刷原理,印版通過橡皮布轉印滾筒將圖文轉印在承印物上進行印刷的平版印刷機。
橡皮布 blanket 膠印機上轉印滾筒的包覆物;包襯的組成部分。
滾壓 rolling 膠印機橡皮滾筒和印版滾筒或壓印滾筒間在壓力下相對滾動。
輸紙裝置 sheet feeder 膠印機中將所要印刷的紙張從紙堆上輸送到定位機構的裝置。
收紙裝置 delivery unit 印刷機上收集印張的機構。
輸墨裝置 inking unit 膠印機的組成部分,在每一印刷過程之前調節(jié)和傳遞油墨并將油墨均勻地涂布到印版上。
著墨輥 form inking roller 印刷機中將油墨涂布到印版上的輥。
墨斗輥 ink fountain roller 從墨斗中輸出油墨的輥。
勻墨輥 ink distributing roller 傳遞和碾勻油墨的輥。
串墨輥 ink vibrator 軸向串動的勻墨輥。
潤濕裝置 dampening system 平版印刷機組成部分,用于輸送和調節(jié)潤濕液的機構。
著水輥 form dampening roller 平版印刷機中將潤濕液涂布到印版上的輥。
水斗輥 water fountain foller 從水斗輸出潤濕液的輥。
串水輥 dampening vibrator 軸向串動的傳水輥。
套色順序 color sequence 在多色印刷中,按一定的顏色順序將分色版依次套印在承印物上的顏色順序。
膠印故障 offset printing trouble 在膠印過程中影響印刷正常進行或印品質量缺陷的總稱。
條痕 streaks 出現(xiàn)在網(wǎng)紋平面上與滾筒軸向平行的條狀印痕,屬膠印印品故障。
規(guī)矩部件 guide 是紙張定位機構,保證紙張在進入印刷裝置前相對印版有一個正確的位置。
糊版 filling in 由于印版圖文部分溢墨,造成承印物上的印跡不清晰,屬膠印印品故障。
掉版 image weakening 平印版的圖文細微調子變淺,網(wǎng)點和線條面積減小,甚至失去親墨性。
臟版 scumming 因印版潤濕不良,造成空白部分著墨。
單張紙給紙系統(tǒng) feeding system 印刷機上將單張紙連續(xù)、準確地傳送給印刷裝置的系統(tǒng)。
自動給紙機 feeder automatic 自動地將待印紙張逐頁連續(xù)地送至輸紙裝置的機構。
紙張分離機構 sheet seperation system 將堆紙臺上的紙張逐張分離,有規(guī)律地送到輸紙板的機構。
輸紙裝置 sheet conveying device 將分離后的紙張平穩(wěn),準確地輸送到定位機構的裝置。
輸紙板 feed board 飛達與傳紙滾筒間用于紙張傳輸?shù)墓饣饘侔濉?br />
前規(guī) front guide 確定紙張在走紙方向上前后位置的規(guī)矩。
側規(guī) side guide 確定紙張與走紙方向垂直位置的規(guī)矩。
遞紙裝置 transfer device 把紙張準確地傳遞給印刷裝置的機構。
卷筒紙給紙系統(tǒng) roll-fed system 把卷筒紙紙帶連續(xù)準確地送入印刷裝置的系統(tǒng)。
供紙裝置 roll stand 安裝,連續(xù)供給及更換卷筒紙的裝置。
張力控制裝置 tension control device 控制紙帶張力的裝置。
送紙裝置 carrier roller 牽引和傳送紙帶的裝置。
正位裝置 abjusting device 調整紙帶使之具有正確位置的裝置。
印刷裝置 printing device 將印版上圖文的油墨轉移到紙張上的裝置。
印版支承體 printing plate carrier, printing forme support 是支承和固定印版的部件。
版臺 bed plate, forme-bed 平臺形的印版支承體。
印版滾筒 forme cylinder 圓柱形的印版支承體。
壓印機構 impression device 印刷機上支承紙張,同時與圖文載體共同產(chǎn)生所需印刷壓力的機構。
壓印平板 platen 平板形的壓印體。
離合壓機構 pressure (adjusting) device 控制圖文載體和壓印體離合的機構。
轉印滾筒 offset cylinder 印刷裝置中將印版上圖文的油墨轉印到紙張上的中間滾筒。
傳紙滾筒 transfer roller (cylinder) 在印刷裝置過程中起傳送、交接紙張作用的滾筒。
翻轉滾筒 tumble cylinder 在印刷過程中翻轉紙張的滾筒。
咬紙牙 gripper 在印刷過程中交接紙張的構件。
墨斗 ductor 儲存和供給油墨的部件。
墨臺 inking table 傳遞和碾勻油墨的平臺。
折頁裝置 folding device 卷筒紙印機上將印完的紙帶裁切、折疊的裝置。
折頁三角板 former 縱向折疊紙帶的部件。
裁切滾筒 cutting cylinder 裝有裁刀橫向裁切紙帶的滾筒。
折頁滾筒 folding cylinder 折疊印張的滾筒。
集合滾筒 collecting cylinder 貯存和疊配印張的滾筒。
收紙裝置 delivery device 印刷機上收集印張的裝置。
單張紙收紙裝置 sheet deliverer 收集單張印張的裝置。
收帖裝置 delivery device for section 收集折疊的印張的裝置。
復卷裝置 rewinding device 將印完的紙帶重新復卷的裝置。
空張控制器 no-sheet detector 單張紙印刷中防止無紙印刷的一種裝置。
對版不準(走版) out of register 多色印刷中印版發(fā)生偏離現(xiàn)象的總稱。
平版印刷 planographic printing 用平版施印的一種印刷方式。
絲網(wǎng)印刷 screen printing 印版呈網(wǎng)狀,印刷時印版上的油墨在刮墨板的擠壓下從版面通孔部分漏印至承印物上。
孔版印刷 porous printing 印版的圖文部分可透過油墨漏印至承印物的印刷方法。分為絲網(wǎng)印刷、謄寫版、打字蠟版和鏤空版印刷。
靜電絲網(wǎng)印刷 electrostatic screen printing 利用靜電荷使墨粉通過金屬絲網(wǎng)吸附在承印物上。
打字蠟版印刷 typewriter stencil duplicating 用打字機在蠟紙上打成文字蠟版,隨后在蠟版上施墨印刷。
曲面絲網(wǎng)印刷 curved surface screen printing 在圓筒形容器或圓錐體的曲面進行絲網(wǎng)印刷的方法。
堵眼 stencil clogging 絲網(wǎng)印版的網(wǎng)孔因油墨干固而被逐漸堵塞,造成印刷故障。
鏤空版印刷 stencil printing 在木片、紙板、金屬或塑料等片材上刻劃出圖文,并挖空制成鏤空版,通過刷涂或噴涂方法使油墨透過通孔附著于承印物上。
謄寫版印刷 mimeograph 用鐵筆或其他方法在蠟紙上制出圖文,隨后在蠟紙面上施墨印刷。
鋸齒形 jagged outlines 由于絲網(wǎng)網(wǎng)孔的影響致使圖文邊緣部分出現(xiàn)鋸齒形,造成承印物上印跡不清晰的缺陷。
剝網(wǎng) flake off screen 在有網(wǎng)距的條件下進行印刷時當刮墨刀離開承印物時,絲網(wǎng)從承物上彈開的過程。
繃網(wǎng) stretching 將絲網(wǎng)緊繃于網(wǎng)杠上的工作。
勻墨 ink distribution 保證墨不漏出絲網(wǎng)的同時,把墨均勻的從網(wǎng)版的一端刮到另一端。
填墨 opaquing,stopping 是向網(wǎng)孔內灌墨的過程。
釋墨 部分油墨從絲網(wǎng)上釋放到承印物上的過程。
離網(wǎng) snap-off 印刷過程中,絲網(wǎng)印版與附著于承印物上的油墨的脫離。
覆墨 flood coat(flooding, flood pull, flow coat) 在印刷操作之前使絲網(wǎng)印版的通孔充滿油墨。
置墨區(qū)寬度 width of ink rest area 刮墨區(qū)域與絲網(wǎng)印刷網(wǎng)框之間的距離。
漏印 through printing 印版的印刷區(qū)域透墨而非印刷區(qū)域不透墨的印刷方式。
理論油墨容積 theoretical ink volume 絲網(wǎng)厚度與開孔面積百分率的乘積。
刮墨刀相對壓力 squeegee relative pressure 刮墨刀在某一段行程內作用于印版上的線性壓力除以這段行程的長度。
印版刮墨面 squeegee side,upper side of screen printing forme 印刷油墨進入絲網(wǎng)印版通孔的一面。
印刷面 printing side(lower side) 絲網(wǎng)印版的底面,即油墨與承印物相接觸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