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假如宗教有所謂愛,那么愛一定是滴著血的。
?住的地方新近建了一個教堂,富麗堂皇,極盡奢華。深紅色的外墻,歐式的立體窗,龐大的占地面積,良好的地理位置,在那條熱鬧的商業(yè)街,它成了一個標(biāo)志。
隔河而望,也有一個教堂。沿江而住的日子里,時或不時,總能飄來上帝的聲音,仿佛是對眾生的憐憫,又仿佛是對天堂的描繪。若有所思的日子里,總會徒步而行。穿過蜿蜒的小路,穿過叮當(dāng)作響的家庭式作坊,再走過一條不知名的小橋,舊的教堂就處在橋的另一頭。
我是一個不信教的人,因為靈魂或者肉身太過凡俗,不值得上帝或者佛主搭救,于是,混跡于世間,落落為名。
或來或往的日子里,我總會期然或者不期然地在教堂前駐足?;蛘咭蛄碎T前的那些傳教士,或者因了里面慷慨陳詞的牧師?,F(xiàn)代化的工具,多媒體的教學(xué),蕓蕓的眾生。每當(dāng)?shù)搅酥苣?,人總是特別的多,烏央央地站了里三層外三層。牧師也特別的來勁,扯著脖子,象上帝似的布施著他的恩澤。
信仰上帝就可得救?得救的下一步是天國?我不知道靈魂是不是需要救贖,假如是,那么搭救應(yīng)該只是一種形式,而皈依才是搭救的目標(biāo)。當(dāng)我看著那些善男善女那狂熱的眼神的時候,我覺得,天國就在眼前,就在他們那赤裸裸的瞳孔里,就在他們那熱血沸騰的心中。
神愛世人。這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愛呢?假如把愛表示為一種奉獻(xiàn),那么它應(yīng)該是無償?shù)?、不求回報的。?dāng)時,當(dāng)我看著門口那捧著箱子的黃牙齒的女人的時候,我否定了這種想法。假如愛的傳播也是一種債權(quán),那么接受愛的人天生就成了債務(wù)的奴隸。
舊教堂的門口,貼著一張大大的布告:本教堂即將搬遷,歡迎誠心向上帝的教徒移往XXX的新教堂。而在教堂的另外一面,貼著另外一張布告:XXX娛樂中心三期工程。
假如真有所謂的神,神一定是會體恤大眾的,我一直在想:考慮到眾生的疾苦,他一定是布衣襤褸,面容慈祥,法力無邊,無所不能的吧,他一定是無須庇護(hù),風(fēng)雨無阻的吧,他一定是有求必應(yīng),無所不在的吧??上?,他不是。
一千個人的心中有一千個神!以前學(xué)哲學(xué),老師對我說神是以現(xiàn)實中的人為參照的,那么,我可不可以這樣理解:這樣的神難免落俗,難免食人間煙火,難免有所側(cè)重,難免七情六欲,難免會受傷,難免有小小的不勇敢。。。。。
其實世上本沒有神,拜的人多了,也就成了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