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國外的客戶為什么寧肯支付5%的訂單手續(xù)費,而在價格上卻一直糾結(jié)高低?
第二,質(zhì)量的問題如何解釋?解釋多了,人人說的都一樣,就看誰會說些。
第三,國內(nèi)的工廠緣何供貨價低了再低,甚至在價格報出初期已經(jīng)準備以次充好的報價方式報出,目的就是為了獲取訂單。 以此惡性循環(huán),直至利潤所剩無幾。 卻在工人伙食,住宿上克扣。工人保險上克扣。有幾人買保險的? 這都是些什么現(xiàn)象? 還是僅僅只是我遇到的這樣的現(xiàn)象?
第四,說的好聽點,阿里上光ESCROW訂單手續(xù)費至少5%。生產(chǎn)的利潤設(shè)置點應該在哪兒?15%? 20%? 30%? 訂單量怎么上去? 一個阿里賬戶不夠,得兩個?
受不了,反正是習慣了。即使不習慣,也得習慣。 我在抱怨的時候,同時也非常渴望自己能夠像那些小老板一樣。 為何會這個樣子?
或許 真正 的原因,歸根結(jié)底還在于人口眾多。 你們想啊,現(xiàn)象不就是任何一個行業(yè),任何一個新產(chǎn)品都很快被塞得滿滿當當? 都在追逐RMB,我也是,而且是最最苦逼的追求RMB方式。
好想回家種地。這種日子非常非常的不符合人類生活方式?。。?/span> ”
------第一個問題:5% 的訂單手續(xù)費,是銀行費用,只是一個,所以,金額不會很高。打個比方,金額為USD10000,手續(xù)費5%,就是500元;而價格方面就不一樣了,打個比方,價格是USD2/piece, 數(shù)量是5000個,如果價格高5%,就是USD2.1/piece, 5000個的話,多了500元,看起來似乎跟手續(xù)費5%一樣的結(jié)果,但是,
,客戶這次訂了,下次還會再來, 下次定5000個的話,價格又高了USD500,數(shù)量如果更多的話,金額就更高了。 所以,他們一定要堅持壓價,而愿意付手續(xù)費。
----- 第二個,第三個問題:質(zhì)量問題。有些公司(工廠)為了得到訂單,故意壓價,先拿下訂單再說,然后就以次充好,或者在后面的談判中慢慢加價,逼客戶就范。這樣的工廠(公司)我們看多了,但是都不會長久,而且,客戶也不是傻瓜,他們會很快識破的。一次性的生意,名聲敗壞,有意思嗎?建議不要這么做。尤其是那些以次充好的廠家,不但敗壞了自己的名聲,連整個中國供應商的名聲都給敗壞了,千萬不要這么做?。。?!至于克扣工人的工資,伙食費、保險等等,這些都是一些鼠目寸光的人的所為,真的這么做,走不遠的。人力資源是最寶貴的。
------第四個問題: Escrow, paypal, L/C, T/T 等等,都需要銀行費用的,只是有些是付款方墊付,有些是收款方支付而已,手續(xù)費有高有低,要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去選擇,去跟客戶談判。利潤多少根據(jù)公司(工廠)的實際情況而定,大的公司,規(guī)范一些,報酬高些,占地多些,機器高級些,利潤也會高一些,而有些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人工費用等等都比較低,當然利潤也不敢太高,因公司因人而已。至于阿里的一個賬戶、兩個賬戶,這些要看具體公司的運作。有些公司,一個賬號都已經(jīng)做得很不錯了,為什么要開第二個賬戶呢?
有想當老板的心是好的,起碼說明你想自己發(fā)展,想自我完善,這并沒有錯。關(guān)鍵的問題是,你為什么會有這種想法而有似乎有負罪感?自己要理清思緒。
“任何一個行業(yè),任何一個新產(chǎn)品都很快被塞得滿滿當當? 都在追逐RMB,我也是,而且是最最苦逼的追求RMB方式?!?這個不知你要表達什么,是否說明現(xiàn)在的人很浮躁,大家都想急功近利?其實,人家怎么樣是他們的事情,我們只管做好自己就好了。
一切從自己做起,一切從誠實、認真做起,不要浮夸、不要欺騙,隨著時間的推移,你會知道,唯有腳踏實地,誠實做人,認真做事,你才會得到人家的認可,你的人生路才會越走越寬,你的職場才會一帆風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