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商者平時常會遇到形形色色的客戶,并會從對方那里得到許多的資訊。但是,并不是所有潛在合作夥伴都會提供準確無誤的訊息。在這種前提下,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經營者應該全面地了解對方的背景,明白“對方究竟是誰,以及那些訊息是正確的”。具體來說,清楚地了解這些訊息可以使得經營者發(fā)現(xiàn)可能存在的風險、減少不必要的財物花費、避免對生意和自己名聲的傷害、增強視野,在有些場合下,還可以增加談判桌上的籌碼。
獲得上述訊息的途徑很多,概括起來包括:從銀行等金融機構那里獲取其信貸紀錄;向法院索取資料,弄清楚對方有否民事、刑事案底,以及多次破產紀錄;通過契約、轉讓合同和按揭等文件來查清楚對方名下物業(yè)的狀況;向有關的政府機構查詢;查閱報刊、雜志等傳媒資料;此外,還要善用網際網路上的免費資源,將各方面的資訊匯總,這樣,便可以得到一幅比較完整的。
他特別強調,得到這些資訊只是調查工作的一部分,業(yè)者的另外一項重要任務便是將這些寶貴的訊息整理、分析。而在此之前,當然要剔除那些不正確的資訊,例如,在通過網際網路獲取訊息的時候,就應該特別注意這些資料的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