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職來的第一單:
那是一個秋天,空氣中到處飄逸著濃郁的桂花香,甜的。我的心情也很好,因為我終于接單了,這是我入職以來的第一單。
客戶來自南美,郵件溝通過幾次,來我們廠考察后就當場訂了一個柜。談到付款方式,客戶說,先付一萬人民幣訂金(5%不到點),等他回國后立馬安排30% deposit,余款發(fā)貨前付清,讓我們先備貨。
我們答應了,但要求客戶3個工作日內(nèi)安排30%的TT,客戶也很爽快地同意了。
經(jīng)老板批準,工廠開始先備貨了,客戶也守信用,第3個工作日果然傳來了TT水單,同時,他又提了一個要求,希望我們能先快遞2臺樣品過去,用他的FedEx到付賬號??蛻粽f,他有2個經(jīng)銷商也對我們產(chǎn)品感興趣,如果樣品滿意,這2個經(jīng)銷商可能也會下單。
開始掉入第一坑:
這是好事,當然支持啦,我跟老板申請后,寄了2臺樣品。我們產(chǎn)品價值比較高,兩臺樣品就3千多元了,不過客戶已經(jīng)安排30%訂金,又有一萬元在手,所以也沒什么好擔心的,可誰知道后面會有那么多坑,還是連環(huán)坑。
過了一周多,我們貨都快備好了,美金依然沒有到賬,我細細查看了匯率水單,又沒什么問題,于是聯(lián)系客戶,客戶說去問問銀行再回復我。我每天盯著客戶催,可客戶只回復過一句“銀行說沒有問題,我也很奇怪為什么你們收不到款”然后就不再回復了。
其實這個時候我犯了一個大錯,應該跟老板匯報一下,停止生產(chǎn)的。我們工廠是這樣的,只要老板簽了生產(chǎn)通知單,生產(chǎn)部就會按時生產(chǎn),如果要中途停止,也必須老板簽字,至于錢有沒有到賬,他們不管的。老板那陣子忙得整天不見人影,我也沒跟他說,于是訂單如期生產(chǎn)完畢,錢卻一直沒有到賬。
客戶郵件不回,電話也不接,我必須要逮個機會和老板匯報了。
還沒等我匯報,客戶突然回復了,可他這一個回復卻讓我的心沉到了谷底。客戶說他公司進口手續(xù)出了點問題,這批貨暫時沒法出了,另外,那30%的訂金已經(jīng)被退回了,等他一切處理好之后,再安排匯款。
秋風瑟瑟,黃葉漫天飛舞,目及之處盡是凄涼,一如我現(xiàn)在的心境。
掉入第一坑后第二個坑接踵而來:
我跟老板說了,老板沒有過多地責怪我,只是說這客戶忒混蛋了,讓我緊盯著,問他什么時候處理好,給個期限??煽蛻艟透碎g蒸發(fā)了一樣,再也不回復了,而這時另外一個大坑卻從天而降。
FedEx通知我們,客戶拒付了,那2臺樣品的運費要發(fā)貨人支付。豈有此理!你自己收不回運費怪我們咯?無奈,FedEx根本不講道理,我們只好付了,運費好幾千,再扣除樣品費,一萬的訂金幾乎不剩了。直到這時,我才徹底相信我的第一單是真的夭折了。
老板吩咐趕緊把這批貨處理掉,可馬上就進入12月了,老外都準備過圣誕了,哪能那么容易處理掉?等老外回來,我們的春節(jié)又來臨了,所以這批貨只好留在我們廠過了個年。
開春之后,首要任務就是處理這個爛尾的訂單,功夫不付有心人,我總算找到了愿意接受這批貨的人,是一個哥倫比亞客戶,不會英語,帶著中國翻譯來我們廠看了貨,又測試了幾臺樣品,還算滿意。
我告訴翻譯這批貨是半年前生產(chǎn)的,所以打算9折處理,翻譯要求8折,另外給他10個點的傭金,我不同意,最后8.5折,給翻譯5個點的傭金,成交了。
貨物轉(zhuǎn)賣,竟又掉入第三坑:
貨發(fā)走后,我總算舒了一口氣,沒想到后面還有第三坑等著我。
兩個多月后,我接到翻譯電話,說客戶很生氣,因為我們廠欺騙了他。我趕緊問為什么?翻譯說我當時告訴他,貨是兩三個月前生產(chǎn)的,沒想到卻是半年前的,客戶拆開配件才看到日期。
這可就太冤枉我了!我明明說的是半年前,反復說了好幾次,不過都是口頭說的,沒有書面證據(jù),真是有口難辯了。再說了,我們這種機械產(chǎn)品,質(zhì)保18個月,實際可以用好幾年,半年前和兩三個月前,又有多大區(qū)別呢?何況我們還給打了折。
客戶要求補發(fā)一些配件過去,我們同意了,不過翻譯還是投訴到老板那,讓我挨了一頓訓。這個翻譯也是坑,不就是因為我砍了他5%的傭金嗎?
翻譯后來又跟老板說,本來客戶還有單的,因為我的這次欺騙,恐怕下不來了,不知老板是否真的相信,反正他當著翻譯的面又訓了我一頓,恨死了!
吃一塹,長一智,經(jīng)歷此事之后,我也吸取了不少教訓,接下來的訂單也漸漸順手了。
又是一年油菜花開,我也總算迎來了自己的春天,哥倫比亞客戶要返單了!而且還是一個大單,客戶說我們產(chǎn)品在當?shù)睾軙充N,質(zhì)量也不錯,希望長期合作。還有一個更好的消息,客戶請了一個懂英文的采購,我終于不用再面對那個討厭的中國翻譯了。
案例分析與總結(jié):
故事不復雜,坑是真多,接下來逐個理一理。
第一坑:
新客戶,只收了5%不到的訂金就開始備貨了,然后又被客戶用一張詭異的TT水單忽悠走了價值幾千的樣品,與其說是客戶坑,不如說是工廠太冒失了。
這件事也給了我們一記教訓:新客戶一定要收到至少30%的訂金才能開始備貨,水單沒用,必須到賬才行。另外,不見兔子不撒鷹,錢不到賬,任憑客戶說破天了都不能先發(fā)貨,原則一定要堅持。
第二坑:
寄樣品,用客戶的FedEx到付賬號,結(jié)果客戶拒付了,快遞公司上門來追討運費。這又是一大坑,而且這個坑貌似很多人都踩過,苦不堪言。
所以,咱們這里再提醒一次:用新客戶的到付賬號寄樣,一定要小心,最好讓客戶在當?shù)叵?/span>order,然后快遞公司上門取,避免拒付的風險。
第三坑:
明明說了是半年前生產(chǎn)的,翻譯卻不認,非說欺騙了他,如果這個時候有書面證據(jù),比如郵件記錄,那不是一切都好說了?
而且,我還在想,如果有翻譯收傭金的證據(jù),他是不是就不敢這么囂張了?
所以我又要說“論證據(jù)的重要性”了,無論是工廠內(nèi)部溝通,還是和客戶交流,重要的點一定要落實到筆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