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xiàn)在的社會里,尤其是深圳,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大家都習慣了快節(jié)奏,每個人每天都行色匆匆,很少有人還想的起來,停下來想一些事情。我們做外貿(mào)的,大部分也是這樣一種狀態(tài)。也許最近事情太多了,讓我有了種種的感慨。
在新浪看到了一篇文章,我覺得說中了我的心事。不知道各位朋友看了都有什么感想?下面摘幾段給大家看看:
如果你是一個足夠智慧的人,你就不會強迫自己和他人去從事過多或過于繁重的勞作,你會懂得:超過自己需求量的東西是沒有什么價值的,況且,人并不是僅僅是為工作而活著的,人應該是精神至上,人的精神至高無上,能夠照亮我們內(nèi)心、引領(lǐng)我們前行的,永遠是精神的光芒。每個人都應該給自己充足量的業(yè)余時間,這樣,你才能自由、獨立地去思考探索、去探索那些精神上的很多未知領(lǐng)域,從而盡力地去傾聽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發(fā)現(xiàn)我們自己內(nèi)心真實的思考以及感受。只有這樣的人生,才是有意義有樂趣,才有價值。
而在現(xiàn)實社會里,一些龐大機構(gòu)、企業(yè)恰恰不是這樣,他們迫使千千萬萬的人們從事超負荷的勞動,領(lǐng)著低微的薪水,剝奪了他們所有的業(yè)余時間,讓他們沒有休假日,使他們充滿怨氣,讓焦慮時刻伴隨著他們,使他們淪為廉價的工具,淪為廉價的工作機器,成為犧牲品,而他們創(chuàng)造出的價值和財富都落到了少數(shù)人的手里,這就是人為的奴役,遠遠不是理想的社會應該存在的現(xiàn)象。
有多少人,常年累月,一晃一二十年過去,過著千篇一律的上下班的生活,還有極少數(shù)人,甚至會一輩子就那么苦巴巴地呆在一個單位里、呆在一個地方,就像一個真正的井中之蛙,可憐之至、可悲之極!很少有人能夠警醒自己其實是在一個大騙局里面,因為習慣使然,只是因為習慣了,還因為就為了一點點可笑的生活的安全感與保障感。要知道:那個已經(jīng)習慣了的所謂的安全感與保障感,究竟折殺了多少志士才人?。坎恢袥]有人思考過沒有?
每天一大早,路面上早已川流不息,人們騎車的騎車、擠公車的擠公車、乘地鐵的乘地鐵、開私家車的開私家車、乘出租車的乘出租車、還有走路的,人們你追我趕,趕到那一個個大小機構(gòu)里、趕到那一個個大機器里,去找到那屬于自己的那個或大或小的一點點的位置,幾小時后,再緊趕慢趕、精疲力竭地趕回到那個稱作"家"的地方。
現(xiàn)實世界里有太多的規(guī)則、制度,多半是約定俗成的,要求人們?nèi)プ袷?,現(xiàn)實里有太多世事的羈絆,當你走在大路上,走在大街上,你所看到的大都是緊張奔波、行色匆匆的人們,你很少能看到一張安祥寧靜的面容。你再去地鐵里看看:那里人群涌動,人們前呼后擁、浩浩蕩蕩,仿佛剛從什么大型聚會傾巢而出,與其說是在走路,還不如說是在跑步,那正是一幅朝九晚五上班族的真實的動態(tài)圖,而隱在背后的每個人精神上的困惑是你不易察覺的,那是一個最務實的世界,人們已變得沒有什么心情,大部分人已習慣了那種快節(jié)奏,人們愈忙愈是忙,愈走得快愈是走得快,愈走得快愈收不住腳,有些身不由己。
在動物界,常會屢屢出現(xiàn)占有過多物質(zhì)的行為,也許它們是出于對食物短缺的本能上的恐懼,而對于人類來說,這樣做的目地很可能也就是為了滿足一些虛榮心。但是,擁有了比別人更多的無用的東西,就可以值得炫耀而引以為榮嗎?這種錯誤而又腐壞的觀念,卻絲毫也影響不了作為人類的至高無上的精神。
如果是我,我會選擇,有質(zhì)量的工作,工作時做到最好。但還是要愉快的生活,工作之外,也要過的很精彩或是很溫馨。只談精神不實際,只求物質(zhì)很愚蠢。只為虛榮那不過是為難自己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