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業(yè)IT的各類產(chǎn)品中,服務器一直是位于核心地位的產(chǎn)品,也是所有IT產(chǎn)品中,應用層面最廣、變化最多的一種產(chǎn)品類型,它可以當檔案共享、資料庫、電子郵件、網(wǎng)站等應用的服務器,或是專門用于提供特定功能的專用服務器(Appliance),例如儲存設備。也因此,服務器可以說是為了多種目的而存在的設備。
過去幾年的服務器發(fā)展,因為虛擬化與云端服務的崛起,開始朝向可承載更多臺虛擬機器的方向發(fā)展,例如提供更多記憶體插槽。此外,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機柜空間,有許多廠商開始發(fā)展雙胞胎服務器,讓同樣的機架空間內,可安裝更多臺實體服務器節(jié)點。
但是,最近我們也開始注意到,這類型產(chǎn)品中,出現(xiàn)了另一種有別于以往服務器的設計,它們著重的不只是處理器、記憶體,同時還大幅增加了可安裝的硬盤數(shù)量,甚至突破了傳統(tǒng)服務器的設計,可安裝的硬盤數(shù)量與專業(yè)儲存設備的規(guī)格不相上下。而這種可安裝大量硬盤的服務器,我們稱之為高儲存密度服務器,運算和儲存需求一機搞定。
而本次采購特輯中,我們一共測了9家廠商,包括HP、Supermicro、NEC與富士通等,共10臺高儲存密度服務器,而這些服務器的尺寸包含了1U、2U與4U,這10臺服務器的機箱堆疊起來,尺寸高達24.3U,而且,這些服務器的硬盤插槽總數(shù)量多達316個,平均每U可安裝13臺硬盤,雖然并不是每一臺服務器都裝滿硬盤,但仍然是我們歷年來所有采購特輯的工作期間中,第一次拿到數(shù)量這么龐大的硬盤。
這些可以安裝大量硬盤的高儲存密度服務器,除了可用于儲存應用之外,有的本身可以建立叢集服務器,或是提供即時影音串流或線上交易服務等解決方案。不論是機構設計或應用情境都相當多元,五花八門。
硬盤不再只安裝在面板,內部空間也充分利用
在過去的服務器設計中,因為受到機身尺寸、機箱內部空間,以及機構設計的限制,可安裝硬盤的數(shù)量,一直受制于機身的高度。舉例來說,1U服務器在搭配光盤機的組態(tài)下,最多可安裝8臺2.5吋硬盤,而沒有光盤機的時候,則是能容納到10臺;如果搭配的是3.5吋硬盤,最多則是容納4臺,而2U的機種,最多則是24臺2.5吋或12臺3.5吋硬盤。
而近期有越來越多的服務器廠商,開始推出容納更多硬盤的服務器產(chǎn)品,讓服務器可安裝的硬盤數(shù)量,突破以往傳統(tǒng)服務器的限制,這也讓服務器與儲存設備之間的區(qū)隔越來越不明顯,而且搭配的是Intel Xeon系列與AMD Opteron服務器等級的高效能處理器,使得服務器擁有驚人的硬盤儲存空間之外,又不失服務器塬有的運算效能,這類型服務器的應用範疇也變得更加廣泛。
可在服務器內部直接建立儲存池
以2U服務器為例,除了在機身面板可安裝硬盤之外,還可在機身內部或后方,額外加裝2臺2.5吋硬盤。這樣的設計雖然只是少量增加了2臺硬盤,讓硬盤總數(shù)增加為14臺或26臺,但是這額外的2臺硬盤主要目的,是用來安裝作業(yè)系統(tǒng)。
因此面板的全部硬盤,不論是1U服務器的12臺3.5吋硬盤,或是2U服務器的24臺2.5吋硬盤,皆不用額外分配空間安裝作業(yè)系統(tǒng),可以全部都建置為專門用于資料儲存的儲存池(Storage Pool)。
而這樣的設計概念相當普遍,在本次測試的10臺服務器中,就有6臺采用這種設計,包括NEC R120e-2E Storage-Rich、Supermicro SSG-2027R-AR24NV、捷洲S2224,或是EchoStreams FlacheSAN2等,在配置上專司儲存的硬盤和一般服務器一樣,都安裝在機身面板上,而用于作業(yè)系統(tǒng)的硬盤則放置在機身內部或后方。
針對特定應用而設計的服務器增多
前面提到,過去服務器都是扮演著核心、同時也可說是全方位的角色。只要安裝特定的應用程式,或搭配適當?shù)脑?,它就可以是一臺檔案服務器、電子郵件服務器、網(wǎng)頁服務服務器等,也因此,單就服務器本身而言,很少是為了特定目的而設計。
內建雙服務器節(jié)點的叢集服務器
而這些高儲存密服務器的另一種演變與應用,就是結合雙胞胎服務器的多節(jié)點設計,共用機身前方的磁盤空間,同時,服務器節(jié)點上還有專屬的作業(yè)系統(tǒng)磁盤,而這種服務器的用途,就是單一服務器機身,就可以建置系統(tǒng)、儲存高可用度的叢集環(huán)境,而本次測試的服務器中,已經(jīng)有Fujitsu CX420 S1是采用這樣的設計。
這種服務器的特點,就是外觀上它是一臺標準機架式服務器,但是以架構來看,我們可以把它當做是:結合了2臺服務器再加一臺儲存設備的系統(tǒng)。這2臺服務器之間可做容錯移轉,也就是其中一臺發(fā)生故障,另一臺可以同步接手,而且,因為資料并不存放在服務器上,而是獨立在儲存區(qū),因此整體運作并不會受到影響。
而本次測試的廠商中,也有一些產(chǎn)品是針對特定使用情境與需求而設計的服務器。因此在許多環(huán)節(jié)的考量上,例如選用的處理器、記憶體、搭配的磁盤陣列卡,或是對外的網(wǎng)路或光纖介面等規(guī)格、以及PCIe介面插槽的規(guī)格與數(shù)量等,看得出來都是經(jīng)過整體應用需求的I/O頻寬考量,再設計出來的。
例如EchoStreams FlacheSAN2的預設硬盤配置,就是48臺固態(tài)硬盤(另外還有2臺安裝作業(yè)系統(tǒng)),而配置如此大量的硬盤,再加上想運用固態(tài)硬盤的高速讀寫效能,就必須搭配4張16埠的磁盤陣列卡與4張光纖介面卡,才可以完整發(fā)揮全部固態(tài)硬盤的讀寫效能,同時又不會超過PCIe 3.0×8的頻寬,造成資料傳輸?shù)钠款i,又浪費固態(tài)硬盤的讀寫效能,達到從頭到尾都沒有阻礙的高速傳輸效能。
而這臺從規(guī)格上就可看出講求高速讀寫效能的服務器,它就是設計給網(wǎng)路交易,或是高畫質的即時影音串流等,有大量資料存取與高速網(wǎng)路傳輸需求的情境。而實際上,一般服務器并不是無法達到相同的要求,但是差異就在于要達相同等級的I/O效能,可能需要不只一臺服務器,或是需要額外搭配其他設備。而EchoStreams的產(chǎn)品,就是從解決特定需求的角度出發(fā),我們也可以將這些服務器視為一種解決方案。
擴充服務器儲存容量的新方法:PCIe與記憶體插槽
這些高儲存密度的服務器,特點就在于可以安裝大量硬盤,將服務器變成一臺儲存設備,雖然提供的功能需另外找軟體搭配,不一定能勝過專用儲存設備,但對于有儲存空間需求,又想兼具運算效能的使用者而言,這些高儲存密度服務器確實相當符合需求。
BGP帶寬是指網(wǎng)絡運營商與多家Tire1運營商進行了對等互聯(lián)(BGP Peering)。Vecloud IDC與中國電信、中國聯(lián)通及中國移動均有BGP互聯(lián)。并運營管理多個Tier3+及以上級別數(shù)據(jù)中心,帶寬儲備超過100Gb,擁有豐富的BGP網(wǎng)絡運營經(jīng)驗,充分滿足各類用戶需求。
比較特別的,是EchoStreams送測的4U服務器eDrawer4072,所搭配的72臺3.5吋硬盤,I/O介面規(guī)格是采用目前最新的SAS 12Gbps,而每臺容量都是6TB,相當罕見而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