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在美國參與中印消費者洞察會議,除了貢獻我所在的零點所進行的中印比較研究成果外,也吸納了不少來自中印美三國學者的新信息、新數據與新見解。試將其中一些有參考意義的對于中印兩國消費市場的差異描繪列出。
??? 1.中國消費市場上青少年消費行動對于整體消費文化的影響比較大,年輕化是一個重要的具有實際價值的消費文化趨向,而在印度市場上,青少年的影響雖然也在上升,但是整體而言家庭、年長者的核心影響依然主導,商業(yè)廣告中權威人物、家長、家庭場景的作用遠遠大于中國式廣告中青年偶像的作用。
??? 2.中國的商業(yè)渠道中,包括百貨商店、連鎖超市、購物中心、品牌專賣店在內的組織上渠道居主導地位,新的城市發(fā)展模式更給予規(guī)?;纳虡I(yè)物業(yè)以空間,而印度則以非組織化的攤商與便利店為主導,且有一定規(guī)模的商場主要由國內財團投資,尚未開放國際資本進入。
??? 3.中印市場消費者對于國際品牌的認同度都很高,但是比較而言,印度消費者的本土認同更強,在差異化程度很大的印度市場上,傳遞一致的產品與品牌信息也相當困難。
??? 4.中國消費者具有在規(guī)模消費基礎上的更強的價格敏感性,而印度消費者則往往對于產品質量更看重,同時消費規(guī)模則較為節(jié)制。
??? 5.中國年輕消費者受網絡媒體的影響非常大,各類基于電腦與手機的營銷模式均能對青少年群體產生強有力的影響并進而影響家庭消費,而中國青少年的手機、PC與網吧的使用也明顯強于印度同齡群體。相對而言,傳統(tǒng)媒體與人際媒體對于印度消費者的作用要明顯大于中國消費者。
??? 6.中國媒體對于消費者的影響具有顯著的廣泛覆蓋性,而印度社會人群的差異化和分割性程度更大,媒體的覆蓋性也受到明顯的影響。
??? 7.中國消費者更注重現款購買,而印度消費者有更為廣泛的消費金融支持。雖然中國消費者的一般儲蓄水平高于印度,但是在老中青群體中,中國消費者的儲蓄水平差異很大,而印度則表現得更為均衡。
??? 8.在促銷方法上,中國的廣告更加注意塑造權威感與地位感,很多廣告往往是簡單的標榜性文字,而印度廣告更具有感性表現,在整體創(chuàng)意上更有表現力,也更具有人文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