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咱們還是低級業(yè)務員的時候,報價的處理過程往往比較簡單:?
??? 1??蛻魡杻r,老板說賣5塊,客戶說太貴了。?
??? 2。匯報給老板,老板說最多讓到4塊5??蛻暨€是不答應。?
??? 3。老板煩了,說“你問客戶到底多少肯下單”??蛻粢疵鞜o音訊,要么回答說“2塊8怎么樣”??
??? 4。老板說2塊8成本都不夠,客戶簡直亂來。。。低于4塊2就沒法子做。?
??? 5??蛻粢宦牼团芰恕?。。咱們白忙活一場,這個月還是得靠那1千5的底薪熬著。。偏偏女友20號過生日。。屋漏偏遇連天雨。(相信你我,都有過這么個經(jīng)歷)?
??? 老板和客戶一般都沒啥子文化,老由著他們性子來的話咱們就永無出頭之日。所以,業(yè)務員熬到一個階段以后,就要爭取個層次,逐步變被動為主動,多嘗試著去“引導”客戶和老板,促進生意的達成。?
??? 這種“引導”基于三個理念:?
??? 1。價格是活的。根據(jù)訂量的大小,生產(chǎn)期的安排,運輸方式和付款方式的不同,會有很大的差別。同時,一個產(chǎn)品的成本構成是復雜的,某個零部件或者加工步驟改變一下,往往能夠帶來相當幅度的成本變動。?
??? 2??蛻舨灰欢〞?固守其對產(chǎn)品的要求。特別是消費類、工藝類產(chǎn)品。比如本來計劃訂1000個的,如果談得好,客戶有信心,可能最終會增加到5000個。或者本來客戶希望是全金屬制品,而最后可能為了低價,接受類似于“外部金屬而底部及內(nèi)部樹脂/塑料”這樣的建議。?
??? 3。老板不一定會知道/固守所謂的產(chǎn)品價格底線。特別是產(chǎn)品款式多的公司/工廠,老板多半只能事先預估大致成本。可實際,變數(shù)很大。比如說,下個月是生產(chǎn)空檔,為維持生產(chǎn),可能微利甚至平本也接單?;蛘哔Y金緊張,急需一筆錢來周轉或一份信用證來貸款。?
??? 當然,要變被動為主動,首先業(yè)務員要熟悉自己的產(chǎn)品,熟悉自己的工廠。這一點,精明些的業(yè)務員熬個一年半載的不難做到。?
??? 有了述理念,報價的時候就不要機械傳達老板意圖,輕易對客戶說“NO”。所以,咱們的業(yè)務老手們總是那么一副腔調(diào):“這東西一般就這個價。。不過你實在想要便宜也行。。幫你想想辦法”。而對老板則是:“這客戶我看了看還行,是個長期買家,值得跟進一下。。。我們想個辦法先跟他做起來”。?
??? 其中區(qū)別一目了然:新手單純傳話,而老手則動腦筋設計方案給客戶及老板參考,促進交易。?
??? 具體做的時候,注意幾點:?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