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外貿就是要和不同國家的人做生意,相信不同國家他們的銷售談判風格也是不一樣的,就好比生活習慣,風土人情一樣肯定是有一定的差異的,那么作為一個外貿人我們是不是應該要知道這些了,這樣為我們以后在不管遇到哪個國家的人談生意都不會因為不懂他們得風格而失去一個客戶。下面的姚瑤就來說說各國的一些談判風格。
1、日本商人的談判風格
日本人的特性是:進取心強,辦事認真,等級觀念很強,疑心很重。日本人接人待物很講禮貌,不過分計較眼前小利,而是深謀遠慮顧全大局。我們在談判前如果想與日本人接洽,最好設法找到中間人,而不自己直接去找到那個公司。因為日本對這種直截了當的推銷作法感到不自在。 在等候談判時應充滿耐心。因為日本人忌諱急躁和沒有耐心,他們認為這是軟弱和不成熟的表現。 與日本人談判切忌暴露最后期限。日本人最有耐心,他們經常利用最后期限使你陷入絕境。
2、韓國人的談判風格
在韓國不要強行推銷,也不要講話轉彎抹角,含糊不清。因韓國人的個性中既有愛面子、受儒家思想影響很深的一面,又有獨立性強、性格直率的一面。所以你應該客觀地介紹情況,容對方自我做出反應。 韓國人不輕易說“不”字,所以如果他們不愿意接受你的建議,會婉轉地告訴你,而不輕易說“不行”。 韓國人很注意自己的國際形象,這與韓國的歷史有極大關系,韓國曾遭受過多次外來侵略,使他們有一種民族自卑與自豪相交叉的感覺,所以韓國人對自己的國際形象很敏感。 韓國人忌諱高聲大笑和作過分的姿態(tài),他們珍視一種“內在”的氣質。
3、美國人的談判風格
與美國人談判應充滿信心和熱情,美國人愿意自己的談判對手是高手。 與美國人談判要講效率,忌諱辦事拖沓。美國人的時間觀念很強,喜歡一切井然有序,不喜歡事先沒有聯系而突然來訪。 美國人很重視律師和合同的作用,他們在談判過程中經常要請律師參加,并嚴守合同信用。
4、德國人的談判風格
德國人被稱為是歐洲最老練的商人,他們紀律性強、謹慎,注意細微枝節(jié)。德國人對個人關系界定很嚴肅,他們不喜歡稱兄道弟,而應以“先生”相稱,也不要直呼其名。 在與德國人談判時切忌遲到,否則德國人對你不信任,甚至于厭惡。 德國人比較重視長期合作,所以忌諱投機生意。因此德國人注重商業(yè)信譽。
5、英國人的談判風格
英國商人的紳士風度為世人所知,在與英國人談判時,應尊重他們的等級制度和禮節(jié)。與英國人初次接觸時,一般應保持一定的距離,不要被他們的彬彬有禮所感動,他們可能是工于心計的談判家。
6、法國人的談判風格
法國人的性格開朗,在討價還價中或是固執(zhí)已見,或持無所謂的態(tài)度。同時法國人善于爭論,經常為爭論而爭論,使談判無法繼續(xù)。這時你不要緊張,這是法國人的一種癖好,只要有人小心提醒,他們還會回到談生意上。 8月份是法國全國性的假期。在這期間幾乎不可能談生意。法國人講究在談判中保持和諧和幽默的氣氛。但他們不喜歡談個人和家庭問題以及商業(yè)秘密。
7、阿拉伯人的談判風格
阿拉伯人重名譽、好客,喜歡用手勢和動作來表達思想。 阿拉伯不喜歡一見面就談業(yè)務,而喜歡先聊天,甚至要聊到很長時間才進入正題。但只要你尊重他們的習慣,并彬彬有禮,是會受到熱情招待的。 阿拉伯人缺少計劃性,與阿拉伯人談判要有足夠的耐心和寬容心。
8、猶太人的談判風格
猶太人是世界著名的賺錢能手,他們在做生意時,采取徹底的“現金主義”,他們一般堅持現金交易。 猶太人在進行談判時,態(tài)度非常明朗,如果對方提出的條件無法接受,他們會明白地告訴你“不能接受”。同樣,我方表明態(tài)度時,“是”和“否”必須表示清楚。 當談判發(fā)生爭議時,絕對不要笑。猶太人認為,雙方在談判中發(fā)生爭議,態(tài)度必須認真、嚴肅,如果你笑,他會很生氣,甚至于等于你自認理虧。
9、加拿大的談判風格
他們商人不喜歡做薄利多銷的生意,不喜歡價格變來變去,喜歡長期合作。
10、澳大利亞的談判風格
澳大利亞商人喜歡有決策權的人來和他們談判,不喜歡價格變來變去,價格一旦確定,就不再討論價格問題了。
當我們了解到他們做生意時候的一些談判風格,那么我們在與他們打交道的時候,我們要做的就是按照別人的習性,這樣生意才能很成功的談下去。
紙上談兵
談判是按照每一件事的不同,彼此條件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談判策略。
所謂價格談判,先決條件是認為買方非買你的產品不可,但一般的產品交易,這種可能性不大,因為客戶可以的選擇的產品太多了,你的報價高,客戶根本就不會理你,他們不理你,還談些什麼。
寫這類的文章,必須拿出事實來分析,否則就會對一些初學者造成誤導。
?
joh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