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0/20法則
?80/20法則:世界80%的財富來至于20%的人
80/20法則是由意大利經濟家帕累托提出的,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帕累托定律。80/20法則指在眾多現(xiàn)象中,80%的結果,來自20%的原因;20%的努力,常產生80%的結果。這一法則在很多方面被廣泛的應用:如80%的勞動成果取決于20%的前期努力、20%的人做了80%的工作或者20%的維基人貢獻了80%的維基條目等等。
我們常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道理,80/20法則卻提供了另一種說法。它強調“一分耕耘多分收獲”,只需要抓住重點,便可以獲取多數(shù)的成果。舉個例子:
一位石油界的老板請來一位效率專家,讓專家教自己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專家請石油老板寫下自己認為最重要的10件事情,石油老板為此花了5分鐘,效率專家又讓他花5分鐘時間寫下明天最重要的10件事情,并且按照重要程度編號。效率專家告訴石油老板,每天寫計劃,并且按照事情的重要程度依順序完成。效率專家同時希望將這個做法在公司內推廣,并要求石油老板在一個月以后按收效付款。一個月后,石油老板給效率專家寄來1.5萬美元酬金。若干年后,這家石油公司發(fā)展為大型連鎖企業(yè)。
10分鐘是一個很短的時間,如果你用來考慮一天的大事時,它產生地作用卻很大,這就是80%的結果來自20%的原因。所以將80/20法則應用到生活中來,只需20%的時間就能創(chuàng)造出80%的效益,那么,就達到了“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80/20法則告訴我們:一些關鍵的小的投入和努力,通??梢援a生大多數(shù)的結果、產出或酬勞——提高效率就要抓住那20%的重點。
7.華盛頓合作規(guī)律
?華盛頓合作規(guī)律:一個人敷衍了事,兩個人互相推諉,三個人則永無成事之日。
初中物理中學過作用于同一物體上的幾個力的方向相同時,其合力就是這幾個力的相加;若作用于同一物體上的幾個力方向不同,其合力就會總比這幾個里的和少。事實上,人與人的合作便有著這相同的性質,但卻又比普通的力的簡單相加復雜和微妙得多:在人與人的合作中,假定每一個人的能力都為1,那么10個人的合作結果有時比10大得多,有時甚至比1還要小。人就像那些方向不同的力,相互推動時自然能事半功倍,相互抵觸時則一事無成。
華盛頓合作規(guī)律說的上面這么一個道理。它又同“三個和尚”的故事有些類似:
當廟里有一個和尚時,他一切自己做主,做得很自在;當廟里有兩個和尚時,他們通過協(xié)商可以自覺地進行分工合作,同樣做的不錯;可當廟里來了第三個和尚時,問題就出現(xiàn)了,誰也不服誰,誰也不愿意干,其結果就是大家都沒水喝。
華盛頓合作規(guī)律強調的便是團結合作的重要性,缺乏團隊協(xié)作只會使得團隊進度緩慢、甚至整個項目失敗。團隊只有建立明確的管理制度,明確個人的職責和分工,并且團隊之間增強溝通與協(xié)調,這樣才能使得效率提升、事半功倍。
華盛頓合作規(guī)律告訴我們:團隊一定要有合適的團隊協(xié)助方式。而作為一名團隊成員,我們要積極參與團隊的溝通和協(xié)調,相互分工合作,共同取得成果。
8.酒與污水定律
酒與污水定律:一匙酒倒進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把一匙污水倒進一桶酒里,得到的還是一桶污水
酒與污水定律說的道理其實大家都明白,中國有諺語“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一塊臭肉壞了滿鍋湯”也指的是同樣的道理。一個組織其實就是一群人的集合,這個組織的整體效率就是取決于其內部組員的行為。若其中一個組員總是把事件弄糟,或者搬弄是非、傳播流言、破壞整個組織內部和諧,這樣的組員就是一個組織內的污水。他們有著驚人的破壞力,使集體分化,組員相互猜忌,一個組織便因此而不再團結、不再高效。
那些破壞集體的人就像箱子里的爛蘋果,如果你不及時處理,它會迅速傳染,把果箱里其它蘋果也弄爛,“爛蘋果”的可怕之處在于它那驚人的破壞力。一個正直能干的人進入一個混亂的部門可能會被吞沒,而一個人無德無才者能很快將一個高效的部門變成一盤散沙。組織系統(tǒng)往往是脆弱的,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妥協(xié)和容忍的基礎上的,它很容易被侵害、被毒化。破壞者能力非凡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在于,破壞總比建設容易。一個能工巧匠花費時日精心制作的陶瓷器,一頭驢子一秒鐘就能毀壞掉。如果擁有再多的能工巧匠,也不會有多少像樣的工作成果。如果你的組織里有這樣的一頭驢子,你應該馬上把它清除掉;如果你無力這樣做,你就應該把它拴起來。
酒與污水定律和水桶定律的區(qū)別在于,水桶定律中一個組織里差的組員將限制整個組織的成果,但這個成員是組織里不可獲取的一部分,所以只有提高他的水平才能使組織整體進步;而酒與污水定律中一個組織里差的組員將破壞整個組織團結及結果,這個成員不但不貢獻,反而像污水一樣影響他人,所以要立即剔除“破壞者”才能保證其他人不受到影響且仍然發(fā)揮其效能。
酒與污水定律告訴我們:對于壞的組員或東西,要在其開始破壞之前及時處理掉。
9.減法哲學
減法哲學:化復雜為簡單
現(xiàn)在的時代里,我們總是奉行著加法和乘法,不斷地追求更大的利益和權力,不斷地索取。其實,人生有一種哲學叫減法:化復雜為簡單,化多為少,化粗為精。
有這么一個故事:
一位躊躇滿志的老板,在事業(yè)上發(fā)達了,建了別墅也買了車。他的公司年純贏利上百萬,可是他對員工卻非常小氣,連自己也是非常節(jié)儉。為了省錢,他不坐飛機,坐火車、吃的是方便面、住的是小旅館。一次辦事回來,路上翻了車,他負重傷進了醫(yī)院,也幸運的保住了自己的兩條腿。經歷這次劫難后,老板前后判若兩人,人變得溫和謙恭,對員工態(tài)度也有了改變,一改往日的兇橫。有人便問他其中的原因,他直言不諱的說:以前,我都是用加法來衡量人生,人活著要日積月累地發(fā)展,要像滾雪球一般地攢錢。自出事以后,我發(fā)覺人生適宜于減法,假如我上次被壓死,那一切也就都不復存在;如果上帝要去我的兩條腿,人生也就會少去很多意義。所以我明白不要把人生的目標定得太高,比起健康地活著,一切都顯得微不足道。
人生的減法哲學,就是減去疲憊、減輕煩惱、減弱沉重、減去心靈上的沉重負擔,減去一些奢侈的欲望,減去沒有價值的身外之物。作為萬物之靈長的人,應該寧愿不要車子、票子、房子,也要一份平平安安;寧愿不要燈紅酒綠、輕歌曼舞,僅要一份恩恩愛愛。減少了一次奢靡淫逸,就增加了一份靈魂的純凈與人生的寧靜;減少了一次誹謗嫉妒,就增加了一份人際的空間與道德的高度;減少了一次應酬周旋,就增加了一份家人的親情與生活的從容;減少了一次諂媚邀寵,就增加了一份人格的尊嚴與心靈的輕松。
著名的教育家海倫?凱勒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表達了自己,做為一位盲人對人生中僅有的三天光明的萬分珍惜。三天光明,收入眼簾的也只是蔥郁的山林、碧綠的草地和可親的身影……這樣,對我們一個視力正常的人來說,不過是些司空見慣的事情??墒怯钟姓l能在閑暇之時,能去融入這些蔥綠中,對這些產生情感和驚喜,或去靜靜地聽聽鳥鳴,放松放送自己呢?我們還不是熟視無睹,處置漠然。若我們的人生也只是短暫的三天的光陰,那每一小時甚至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得好好地珍惜呀!
減法哲學告訴我們:減出輕松,減出自在;減出健康,減出年輕;減出快樂,減出幸福!
10.奧卡姆剃刀定律
奧卡姆剃刀定律:如無必要,勿增實體
奧卡姆剃刀定律是由英國奧卡姆的威廉所提出來的。在他主張的唯名論中,奧卡姆的威廉說到:“切勿浪費較多東西去做用較少的東西同樣可以做好的事情”。這個定律在14世紀的歐洲,剃禿了幾百年間爭論不休的經院哲學和基督教神學,使科學、哲學從神學中分離出來,引發(fā)了歐洲的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而其深刻意義,也在時間的沉淀中變得更加廣泛和豐富。
用簡單的話語來說明奧卡姆剃刀定律就是,保持事情的簡單性,抓住根本,解決實質,我們不需要人為地把事情復雜化,這樣我們才能更快更有效率的將事情處理好。而且多出來的東西未必是有益的,相反更容易使我們?yōu)樽约褐圃斓穆闊┒鵁馈?br />
奧卡姆剃刀定律的另外一種闡釋就是:當你有兩個處于競爭地位的理論能得出同樣的結論,那么簡單的那個更好。這里就有一個有趣的故事,講的是:
日本最大的化妝品公司收到客戶抱怨,買來的肥皂盒里面是空的。于是他們?yōu)榱祟A防生產線再次發(fā)生這樣的事情,工程師想盡辦法發(fā)明了一臺X光監(jiān)視器去透視每一臺出貨的肥皂盒。同樣的問題也發(fā)生在另一家小公司,他們的解決方法是買一臺強力工業(yè)用電扇去吹每個肥皂盒,被吹走的便是沒放肥皂的空盒。同樣的事情,采用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辦法,你認為哪個更好呢?
對于現(xiàn)象最簡單的解釋往往比較復雜的解釋更正確;如果你有兩個類似的解決方案,選擇最簡單的。這些所提到其實就是馭繁于簡。把事情變復雜很簡單,把事情變簡單很復雜。所以奧卡姆剃刀定律對我們的啟示是必須深刻記憶的。只要我們能勇敢地拿起”奧卡姆剃刀”,把復雜事情簡單化,你就會發(fā)現(xiàn)人生其實好簡單,成功其實離你也并不遠~
奧卡姆剃刀定律告訴我們:萬事萬物應該盡量簡單,而不是更簡單。(愛因斯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