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zhuǎn)載分享:到法蘭西,大多數(shù)人可能第一反應就是“浪漫”,還有人會想到大文豪雨果筆下的《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以及那條集歷史、美麗、幽靜、憂傷于一體的塞納河,當然還有足球、紅酒、普羅旺斯、戛納電影節(jié)……不過我對法國的第一感覺,源自巴黎!
巴黎是法國最大的工商業(yè)城市。北部諸郊區(qū)主要為制造業(yè)區(qū)。最發(fā)達的制造業(yè)項目有汽車、電器、化工、醫(yī)藥、食品等。奢華品生產(chǎn)居次,并主要集中在市中心各區(qū);產(chǎn)品有貴重金屬器具、皮革制品、瓷器、服裝等。外圍城區(qū)專事生產(chǎn)家具、鞋、精密工具、光學儀器等。
去過科隆、法蘭克福、阿姆斯特丹、威尼斯以后就會覺得歐洲城市都很小、人口很少,可是到了巴黎才發(fā)現(xiàn)這座歷史名城果然是大都市,名副其實的歐洲大陸第一大城市,如果把城區(qū)周圍的上塞納省、瓦勒德馬恩省、塞納-圣但尼省等七個省算進去,巴黎面積可達12000平方公里,人口約1000萬,幾乎占全國人口的五分之一。按行政區(qū)劃分,巴黎共分20個區(qū),如果把這20個區(qū)逛完,估計至少一個半月。
不過這次旅行最大的收獲,是對巴黎的景點、歷史以及法國這個民族做了更深入的了解,回顧自己的外貿(mào)從業(yè)經(jīng)歷,總結(jié)和整理了一些法國商人的特點、采購習慣,以及作為供應商,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分享出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最好對法國文學文化常識有所了解,以便與法國客商洽談聊天時有更多談資,博取更多認可和好感。
記得多年以前我做外貿(mào)時,遇到一位法國客商,她是一位四十多歲的中年女性,首次見面,非常高雅,穿著時尚,十個手指頭涂滿了鮮紅的指甲油,但是一開始溝通起來不是很順利,因為她對價格十分看重,談了一上午也沒有太大突破。
中午休息時,一起吃飯閑聊,我無意中提到了法國電影,我就試探性地問了她是否了解蘇菲瑪索這個法國演員,沒想到她居然是其忠實影迷,一下子打開話匣,咱們就聊起了法國電影,其實我對法國電影了解不多,加上客戶一口的法式英語,很多電影專業(yè)名詞根本聽不懂,但我又不忍心老是“Pardon”的去打斷她那高昂的興致,只好始終微笑說著“oh yes, oh good, oh wonderful”之類的話語,終于似懂非懂的聊完了這個高大上的電影話題。法國客戶似乎非常滿足,感覺找到知音一樣,下午談判時居然張口就是“I accept your price”,這意外之喜讓我非常開心。
簽完合同,法國女客商,還意味深長的說了一句“It’s be better if you can speak French”。于是,我終于明白,除了對文學文化的推崇,法國人一般都比較注重自己的本國語言,因此在進行商務談判時,如果以法語為談判語言,效果會更好。所以要與法國人長期做生意,最好學些法語,或在談判時選擇一名好的法語翻譯。法國商人大多性格開朗、十分健談,他們喜歡在談判過程中談些新聞趣事,以創(chuàng)造一種輕松的氛圍;所以多了解一些法國文化、電影文學、藝術(shù)攝影方面的知識,還是非常有助于互相溝通交流的。
2、法國人天性浪漫,必然會導致其重視休閑,時間觀念不強。
他們在商業(yè)往來或社會交際中經(jīng)常遲到或單方面改變時間,而且總會找一大堆冠冕堂皇的理由。在法國還有一種非正式的習俗,即在正式場合,主客身份越高,來得越遲。所以,要與他們做生意,就需學會忍耐。但法國人對于別人的遲到往往不予原諒,對于遲到者,他們都會很冷淡地接待。因此,如果你有求于他們,千萬別遲到。
法國全國在8月份都會放假,很多法人都度假去了,任何勸誘都難以讓他們放棄或推遲假期去做生意,甚至在7月底和9月初,他們的心思都還放在度假和休息上。所以千萬注意盡量避免在這一時期與法國人談生意。
關(guān)于“善變”這一點,則是需要供應商格外注意的,我以前就遇上過大麻煩。我在做外貿(mào)時,從事的是服裝行業(yè),遇到過一位法國客商都已經(jīng)談好合同,安排工廠開始生產(chǎn)大貨了,結(jié)果法國人一紙電文過來,要求把上衣的左口袋改到右邊去,抑或是增加扣子等輔料,這樣不僅需要重新核算價格,有時工廠還需重新打版制作,造成很多額外的麻煩。
所以后來我多了個心眼,凡是與法國客人簽訂合同,一定加一句“合同條款一經(jīng)簽訂,不得有任何修改”,以對對方的“善變”進行約束。
3、法國人談判,非常重視合同條款,思路靈活效率高,注重依靠個人力量達成交易。
法國商人談判時思路靈活,手法多樣,為促成交易,他們常會借助行政、外交的手段介入談判;同時喜歡個人擁有較大的辦事權(quán)限,在進行商務談判時,多由一個人承擔并負責決策,很少有集體決策的情況(這一點與日本恰恰相反),談判效率較高。因此,我們在面對法國客商時,首先應該找準決策者,只要搞定他,訂單就沒太大問題;面對決策者時,盡量尊重對方,讓其有居高臨下的感覺,這樣更容易迎合其思路和心態(tài),說白了,讓對方的個人自我意識得以充分的發(fā)揮和尊重,他就會喜歡你這個供應商。
4、談判時,穩(wěn)重考究的著裝會帶來好的效果。
因為法國人注重時尚和外表,所以談判時,考究的著裝容易帶來更好的談判效果。同時,好的著裝也意味著注重細節(jié)。我曾經(jīng)接過一個法國女客商童裝系列訂單,當時在揚州找了一家服裝廠,法國客戶提出驗廠。由于此前該廠內(nèi)部環(huán)境較差,衛(wèi)生情況不好,車間里亂七八糟的,所以我在去之前特意提醒廠長務必把廠房車間打掃干凈。去的時候發(fā)現(xiàn)廠長果然提前打掃過,廠房很干凈,法國女客商一開始還挺滿意,但廠長穿了中褲和涼鞋就出來迎接,著裝過于隨意,我明顯察覺到客商眼神掠過一絲不滿。到了吃飯時又出問題了,女客商提出要去洗手間,結(jié)果回來時非常不滿,聽翻譯才明白原來是洗手間的抽水馬桶非常臟,沒有打掃。
飯局結(jié)束后,客商訂單沒有下,而是提出再去看別的廠。路上翻譯就和我說了,“咱們做的是童裝,這個老板這么不講究,童裝的質(zhì)量可想而知了”。所以一不小心細節(jié)沒注意,這家工廠的訂單就這么遺憾的失之交臂了。細節(jié)決定成敗,穿著提升品位,對于法國人來說,這一點太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