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鏈接:
連岳:等爸爸死掉http://blog.xiaonei.com/GetEntry.do?id=348567648&owner=262512239
?
我們如何當爸爸?
連岳
1
果然,《等爸爸死掉》被一些人理解為:“我們要混吃等死。”
這就像看到有人用猛火煲湯,你建議說:慢火味道才能出來。他說:真是荒唐,你竟然認為把肉與水放在一起自然就會變成湯!
這又像在災年,有人在春天說,我們別吃得太狠,留點糧食當種子,秋天饑荒才可緩解。他說:你要餓死我們!
等爸爸死掉,這個“等”,不是消極無為,而是一種效率最高的方法。
理解成混吃等死世界即可進步的人,我想,應該是少數。不過,這個話題很有意思,值得一說。
2
一些精讀愚公移山的人說,有什么用,爸爸死了,還有爸爸,無窮盡也。意思是等毫無用處。
難道我們痛快在新年到來前殺死父親,就沒有新一代爸爸了?照樣無窮盡也。
迷信清洗的效率,這可能是我們與我們的反對者共同的誤區(qū),當然,這也是他們教給我們的。
希特勒清洗猶太人是為了讓日爾曼人更為純粹、從斯大林到毛到波爾布特,他們清洗富人、地主、知識分子、異見者、有神論者,原意似乎也是想迅速創(chuàng)造一個人間天堂。
結局是整體的悲慘,從肉體到精神——迷信暴力、將暴力當然視為最快效率,這些方法論,就是他給我們的遺產。
專制社會制造順民。將順民鼓動成暴民,可能只有更糟糕的未來,順民慢慢時化成公民,才是出路。
我們的父親是順民,可他有點公民的影子,他惡中有善。在等他死去的過程中,我們盡力讓他惡中之善變多。
當我們變成父親時,我們會有順民的陰影,可是公民的成分會增加,我們善中有惡,我們盡力讓自己的善中之惡變少。
當然,我們這一代絕不可能全變成好爸爸,效率沒那么高,有一些人還是像死去的爸爸一樣。只是,公民的比重增加了,好爸爸多了,善多了,惡少了。
如果你把自發(fā)的公民覺醒、持續(xù)的公民教育等同于混吃等死,那可能不幸地初具壞爸爸的稚形了。
3
我們幸運地稍具常識,絕非無師自通、天縱奇才,而是我們碰上了一些好爸爸,保存的公民的種子。
IP地址來自上海的一位父親qingdouq在《等爸爸死掉》后說道:
“父親一代、還有更老的一代也會慢慢改變。我們的耐心會有用。
我是父親一代,盡管自認為懂得民主自由,但我那無形的期待也曾給兒子造成壓力。
當兒子畢業(yè)后勇敢地作出自己的選擇時(不考研,不出國,找自己愛的工作),兒子的運氣并不好,經歷了2年的不如意。這期間,兒子背后來自家族的壓力比正面還大。
幸好,這個期間我已能做到無保留地支持兒子走自己的路,于是,發(fā)生了那次我和他奶奶間最激烈的摩擦事件:我含淚哭求親友不要再拼命進行考研動員,并對他奶奶承認我不稱職地支持了兒子不考研的“沒出息”決定。兒子于是n年“無顏”探望奶奶。
運氣終于來臨,兒子經過輾轉,已經找到喜愛的工作,自己的能力發(fā)揮得很好,有“體面”的待遇。奶奶的心情今年好極了,最近曾道出心聲:我老了,狗屁不懂哇! 年輕人還是主要自己做決定!”
爸爸就是這么進化的。
4
自由平等民主,有其制度層面的衡量標準:直選、言論自由、三權分立、多黨制……
但是像上面這位尊重、鼓勵孩子自由選擇的爸爸,自由平等民主就是一種生活方式,它可以早于制度層面的自由平等民主,悄悄來了。
自由平等民主的到來,其實只有它成為主流的生活方式,才可能影響制度。
自由平等民主只能以草根的方式生長。并非有了個民主的總統,像按了開關,偏見的爸爸馬上在家變成民主的爸爸。而是在家民主的爸爸多了,這個國家才會有個民主的總統。
有人說,我這生一定要見到自由平等民主,我等不了。
等不了也要等,活長一點吧,終生學習吧,別僵住就行。還有,先在生活方式上實踐理念,比如,無論專制還是民主,文明還是落后,送姑娘玫瑰總是沒錯的,保持幽默感也總是沒錯的。
5
民主就是點人頭,票多的人贏。它本質就是和平改變,拳頭大的人不能算成兩票。
你只能影響他人,說服他人,讓人自愿站在你這邊,而不是消滅競爭者。
再過一百年,你都會看到懷念納粹的人、歌頌專制的人、崇拜老毛的人,只不過,可能人數很少了。惡的減少,即民主進步的過程,當然這要建立在善于說服的基礎上。
怎么說服?爭論的雙方其實都在爭取聽眾,很難直接讓對方改變觀點,極右很難說服極左,極左更不可能說服極右,大量的聽眾在這過程中會做判斷。
喊打喊殺是最容易把聽眾趕給對方的,暴戾會讓你的所有觀點顯得不可信。
我同意老羅的一個觀點“左糞與右糞一樣令人討厭”。其實他們就是同一群人,都見不得他人與自己不同,都相信強奸他人的母親就可以傳播自己觀點,沒一點遺傳學與傳播學常識,既不民主,更不科學,考了兩個零分。
從這個角度來看,牛博著名的癡漢王昊軒不時留留言還是有好處的,他丟一句套話,評論里的“右派”們就怒火中燒、氣急敗壞,比王昊軒還簡陋。多刺激幾次,才會學聰明一點,才會平和一點。
6
奧巴馬當選,就是麥凱恩敗選。
麥凱恩的支持者不過少幾個百分點,對方越開心,他們越失落。如果他們發(fā)動一場戰(zhàn)爭,也許可以贏,不過沒人這么做,回家洗洗睡,養(yǎng)養(yǎng)精神,接下來四年,挑奧巴馬的刺,等民主黨犯錯,多多宣揚共和黨的理念,四年后來過。
四年后,王昊軒也許愛上了王小波,誰知道呢。
接受對手不同于自己,接受對手的勝利,接受自己的失敗,這也是在實踐自由平等民主的生活方式吧。
在牛博混的讀者,也許幻覺中覺得中國基本普及了自由民主人權的常識,等不及了。
出去看看,你還只是一小撮。至少是許多人既不相信執(zhí)政者,對潛在的反對者也不放心。
可能將來自由民主平等了,共產黨(或它的繼承者)仍然會長期贏得政權,還有得失落呢。
沒有耐心的人,時時都有搏一把的沖動,因為永遠有東西在前面不能馬上摘下。
7
當然需要英雄。
這些英雄為了追求更美好的未來,可以置個人生死于度外。
但英雄永遠都只是少數,得在勇氣、見識、人性的平均值上考慮問題。
英雄絕不會懦弱,可是普通人會害怕;英雄可能無私,可是普遍人一定有私。
知道普通人的想法與立場,絕不是否認英雄,而是讓理念傳達給最多的人。
想象你要生產出售服裝,而你只知道姚明的身高是兩米二八,而中國人的平均身高是一米七十,同時無法得到其他更詳盡的信息,為了更多人買你的服裝,你一定是按一米七十的身高下單,若按姚明的身高生產,人人都不會買你的服裝。
理念是一樣的。要按平均值來設定計劃,才有更多人信服并加入。
8
IP地址來自上海的周游人在《等爸爸死掉》后說到:
“我能為我自己做些什么呢?我是一個小公司的股東,我和大股東有分歧和矛盾時,我盡量按游戲規(guī)則玩;我和客戶做生意時,我努力遵守商業(yè)規(guī)則,不收錢,也討厭問我要回扣的人,盡量(不是全部)不合他們做生意。
我是一個業(yè)余愛好團體的核心人員,我盡力推動管理規(guī)則的制定,爭取讓大多數人都習慣協商,妥協來解決分歧和矛盾,老實說效果很不理想,我們還是習慣有個老大。
我報名參加業(yè)主委員會,如果能入選,我想努力做好。
我是一個納稅人,所以我看公共預算的書,也按信息公開條例,參加某些團體要求公開某地區(qū)預算的申請活動。
我讀一些書,也把它們推薦給我覺得會有興趣的人
我知道很多人認為這樣做毫無意義。但是如果你沒有勇氣做其他需要勇氣才能做事情,那么做好我們力所能及的一些事吧,當那一天來臨時,你可以說我也無愧于心?!?br />
這就是公民,你隨時可以這么開始。不會坐牢,不會和他人發(fā)生劇烈的沖突。
有人沒有成為公民,是因為他還不知道公民是什么。
有人沒有成為公民,是因為他沒有耐心當一個公民。
后者可悲。
9
在等爸爸死掉的時候,我們已經有機會當一個公民了。
自己先做一個自由平等民主的人,在生活中實踐它,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既然是一種生活方式,許多旁觀者是通過喜歡你這個人喜歡你持有的理念,因為這個理念的產物是好的。
一個愛自由的人支持暫住證,一個愛平等的人痛罵沒生兒子的老婆,一個愛民主的人對異議者惡言詛咒,知行悖離中讓周圍的人齒冷,加速離開。
一提到自由平等民主,很多人容易想到坐牢、對立、絕望;并非如此,空間其實已經比牢更寬,奉行這個原則的人,有在這個社會相當成功的例子。
沒有比韓寒更合適用來說明了。
他當然沒有寫過什么關于自由平等民主的長篇大論,不需要,他就是活在自己的自由平等民主當中,他這樣把自己變?yōu)轫n寒,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他的讀者年齡層擴大,他會成為更具有影響力的作家。
也許不太容易有他的天賦及運氣??墒撬嬖诘钠胶恻c對所有人都有幫助:有名氣但不對虛名上癮,有錢但不拜物,爭論但允許對手發(fā)言,勇敢但審時度勢。
一個人可以這么自由,也可以同時這么成功。我想,他的許多讀者會因此對自由更有信心。
我們已有自我犧牲的胡+,他以良心犯的方式傳播理念;我們也有一人擊敗包養(yǎng)作協的韓寒,他以少年英雄的方式傳播理念。
我不知道有什么必要長吁短嘆。
10
慢慢當一個公民,世界是我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