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銷售人員,要具有堅定的信念和持久的韌性。但有些時候,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屢戰(zhàn)屢敗后容易產生退縮的情緒。有些理論是在某個特定時期或某個特定對象身上行得通,在實際中并不通用,所以說它們是思維誤區(qū)也不過分。
一、盲目的尋找客戶
這一點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該怎么高效的選擇客戶,在最短時間內挖掘更好地客戶,其實在互聯(lián)網比較發(fā)達的今天,網絡上可以利用的資源有很多,畢竟很多客戶也都學會了在網上尋找資源,郵件營銷就是你挖掘客戶的重要方式之一,那么該怎么獲取客戶的郵件的呢,這里推薦的就是大家多去一些B2B網站進行摸索探討,那里是客戶經常瀏覽的地方,基本上很多的B2B網站的采購客戶都會留自己的郵箱,這里簡單介紹一家:http://dwz.cn/1enMJn ,你可以在上面看到很多采購商的聯(lián)系郵箱,記下來積少成多,然后可以多去谷歌上面搜索對比之后選擇你感覺有幫助的。
二、開發(fā)信萬能。
先分析一下開發(fā)信的回復率的決定因素吧:
運氣。這個是不能回避的,開發(fā)信本身就是一種碰運氣??蛻艚裉觳恍枰?,下個月需要,很正常。你今天發(fā),寫得再標準,也不會有答復;下個月發(fā),隨便寫寫可能就會有回應;客戶今天心情不好,客戶今天很忙,都會讓你的開發(fā)信大打折扣!所以,開發(fā)信絕對不是一封發(fā)完就放棄的,你要反復地發(fā),去碰客戶有需要的時候,心情好的時候,有閑工夫的時候!
針對性。首先這個公司是否需要這個產品,其次你發(fā)的這個郵箱是否是有效的郵箱(負責采購的人),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這樣你的開發(fā)信才能真正有效。所以,事先做一些調查也是必須的。
所以,開發(fā)信要有量,能確保碰到目標客戶的概率;開發(fā)信要追求質,就要在發(fā)之前下一些功夫!做一個有思維的外貿營銷人員,而不是成為了發(fā)開發(fā)信的機器!
三、讓客戶上班第一時間看到郵件,效果最好。
我只能說這種理論太主觀了,你只考慮你的感受,沒考慮到客戶的現實啊!
客戶不是為你一個人工作的,他有大把的事要做。一上班,往往是一個人最忙碌的時候,當天安排的事情,昨天沒有做徹底的事情,可能有很多事情需要他在一開始工作處理完,免得老板或者管理問起來,難以答復!
還有一個問題,你在研究時間,別人也在研究,實際上同樣的道理,還是造成了郵件堆積,你覺得這種情況下,效果由什么決定?
醒目的標題和專業(yè)而有針對性的表達!也就是上面我們提到的“質”,這個“質”,絕對不僅僅是郵件本身的內容,還有就是是否有針對性!
四、客戶將工作和生活分得很開,非工作時間不能打擾客戶。
我接觸的所有客戶,包括大到年銷售額幾十億美金的,小到一個人的公司,都沒有將工作和生活分得那么清楚,無論是新客戶還是老客戶!相反,很多客戶經常加班,包括亞洲客戶、歐美客戶都是如此,看看時間,很多客戶在當地的大半夜還在給我發(fā)郵件詢價,周六周日還會打電話來詢價。
所以,不要被這些莫名其妙的理論所左右,尤其是當你看到客戶的郵件,但是客戶已經下班了,不要猶豫,趕緊回復,這個時候他受的騷擾最少!很多老外告訴我,我們的工作生活沒有你想的那么安逸,尤其是現在的環(huán)境,壓力大,老板不會管你什么休息不休息,工作不能耽誤!所以,我一直保持著,第一時間發(fā)現客戶郵件,第一時間回復的習慣,無論是深夜,還是周末!
五、跟客戶回郵件都要跟開發(fā)信一樣,簡潔為好。
我要說的是,客戶發(fā)郵件問一句,請報某某產品的價格,你絕對不能只說一句話,某某產品的價格是多少,就結束。
回復客戶的郵件完全不同于開發(fā)信,開發(fā)信是陌生人來信,沒人愿意花很多時間去研究,所以要言簡意賅,讓他用最短的時間獲得你的信息;但是回復則不同,一個采購,需要處理的事情很多,需要瀏覽的郵件很多,需要統(tǒng)計的信息太多,所以他們希望你一封郵件,就能讓他清楚,明確地獲得他想知道的信息,而不是需要他一樣一樣地問,現在的客戶沒有那么多耐心(當然,特殊產品除外)。
更何況,如果你不講明白自己的優(yōu)勢、特色、只要你的價格稍高,就會被淘汰。所以,彰顯專業(yè)性,職業(yè)性,是一封回復需要做到的!
六、只要符合客戶采購條件就應該能成交。
這里想表達的意思是,客戶也是人,有喜怒哀樂,所以就會有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發(fā)生,同樣的產品,同樣的價格,客戶就是喜歡跟A聊,就是不理你!
為什么,因為交易條件是死的,不可能有標準的代碼語言傳達給客戶,需要銷售員用自己的語言告知客戶,既然是各人的語言,就會有差異,有人強勢、有人親切、有人簡略、有人嘮叨。這些特點就會被客戶所感知,就算是在同等的交易條件下,客戶也會有傾向性,他們傾向于跟讓自己最舒服的人交流!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分析問題的時候,不能忽視這一點,當你實在想不到客戶為什么就是不理我們的時候,不妨換個郵箱,換個說話的風格,重新聯(lián)系客戶,或許會有意料不到的效果,但是這就是現實,已經被大量的實際例子所證實,估計用過這種方法的人都知道!
始終堅信一點,銷售最終是搞定人。